•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25 | 主题:483022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经典研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我读《黄煌经使用手册》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uannai78
suannai78
中医内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37
    积分
  • 1882
    得票
  • 1167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15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半夏厚朴汤:

【原】:

1、半夏厚朴汤,“理气除胀、化痰利咽”适用咽异物感、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2、体质:黄老师描述得非常形象了,一说我都能想起以前的一个门诊病人来,也许大家过都有接触过此类的病人吧。

3、适用疾病,大体一看,了解一下就好,我们也不是按这个来处方。

4、加减法:重用半夏生姜;重用茯苓;重用厚朴;合四逆散;合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合黄芩汤;合栀子厚朴汤。

5、注意事项:配合心理疏导。

【附】:

1、方来自《金匮要略》咽中如有炙脔。林亿在《金匮》半夏厚朴汤边上,记载了《千金》的一段话:“《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补充了其他症状。胸闷、心下坚。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上焦,胸+心下,或者说前一段病位在心下,坚的原因是水湿痰饮停聚(重用生姜五两)以小半夏汤为底(半夏生姜茯苓)+苏叶、厚朴升降气机以治痰气交阻,或者说痰湿停聚而引起的气机不畅。

2、厚朴这个药,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里出现,也在厚朴七物汤里,也在大承气汤里出现。体会它是以通、降为主。从肺、胃、肠皆有它的身影。苏叶这个药以升为主,二两,也有量小疏散郁火的意思,不是为了解表发汗。如果火重还是可以合黄连、薄荷、连翘的。后世用苏梗来代,有利有弊,了解就行,升散之力不足,但解痉之力增加,各有曲径通幽之妙。

3、为什么这类的病人多情绪变动,主病在上焦,扰肺扰心,扰肝,咽喉为诸经要道,尤其是影响了肺,如百合病,神鬼的病都出来了。

4、关于合方的问题,了解了痰停气阻的病机,也就好加减了,病位在上焦,上焦火的清心肺的:黄连解毒汤、栀子连翘薄荷、百合知母;周围有胸胁的合少阳的方,柴胡剂,连着腹部的可以合承气类、枳实白术…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8-09-30 08:13 浏览 : 12067 回复 : 79
  • 投票 3
  • 收藏 4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法医学专业为何仅限男生???有网友爆料华西法医转专业只招男生
楼主 suannai78
suannai78
中医内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37
    积分
  • 1882
    得票
  • 1167
    丁当
  • 2楼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原】:

1、精神神经心理病专用方,安神定惊解郁的功效,适用 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

2、柴胡四两,大黄用二两后下,余药一两半,铅丹药房不备改磁石。

3、水八升,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就是服四次了。少量多服。大黄虽多些,少量多服了,刺激也小些。

4加减:烦躁,少腹疼痛,便秘者合桃核承气汤;脑梗 死或烦躁失眠、舌紫面暗红者,合桂枝茯苓丸;失眠、头痛、恍惚、舌质淡红者,合酸枣仁汤;高血压、烦躁而心下痞者,合泻心汤;焦虑不安、胸闷腹胀乾,合栀子厚朴汤。

【附】:

1、以前老以为惊、乱为虚证,龙骨牡蛎多用于虚证,但此方为祛除痰火郁结的治虚实夹杂证的方,虚者可以考虑去大黄合生脉饮。

2、柴胡加大黄,推陈致新,有升降散的意思。


2018-09-30 08:15
  • 投票 1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0年西综254分-现在不算晚(之前的手机号登不上去了)
楼主 suannai78
suannai78
中医内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37
    积分
  • 1882
    得票
  • 1167
    丁当
  • +1 积分
  • 3楼

三、大黄附子汤

【原】:

1、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2、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

2、 【加减法】精神萎靡、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易肌肉酸痛、反应迟钝者,合葛根汤;汗出而肿、手足麻木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脸红、腰背疼痛、下肢皮肤干燥、舌紫暗者,合桂枝茯苓丸;伴有胆囊炎胆石症发作、发热疼痛者,合大柴胡汤。

3、 【注意事项】本方用药比较峻烈,多用于疼痛重症。普通的疼痛,不宜轻易使用。方中的附子(大黄10g,附子30g,北细辛10g。)量比较大,应先煎1小时以上,同时,配合生姜更好。

【附】:

1、强人煮二升半,那就是提示其他偏弱的人或平人用“煮取二升”浓煎法,反示此方的攻击性,服后如人行四五里(累、乏),再喝一次。

2、右侧为多。肠道、胆道、腹股沟、右下肢。


2018-09-30 08:16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法医学专业为何仅限男生???有网友爆料华西法医转专业只招男生
楼主 suannai78
suannai78
中医内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37
    积分
  • 1882
    得票
  • 1167
    丁当
  • 4楼

四、大黄䗪虫丸

【原】:

1、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羸瘦为特征。常用剂量:制大黄3g,黄芩6g,生甘草10g,桃仁10g,杏仁10g,赤芍12g,生地30g,干漆3g,虻虫10g,蛴螬10g,䗪虫6g,水蛭10g。

附:干地黄十两为重。

2、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晦暗,两目呈青暗色,皮肤干燥甚若鱼鳞,舌质紫暗,小腹部疼痛有硬块,或有腹满腹胀等。

【附】:

1、见于病程长久的慢性皮肤病、肝胆病、肿瘤、肠道疾病。


2018-09-30 08:16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法医学专业为何仅限男生???有网友爆料华西法医转专业只招男生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