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53 | 主题:481408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学术新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评“秦伯未教授谈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仁海中西医
仁海中西医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8
    得票
  • 11
    丁当
  • 37楼

仁海中西医(反方)的发言:


1.    《中医诊断学》:寸关尺分候脏腑,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为准:


    左寸可候:心与膻中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 右关可候:脾与胃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原来正方竟然还不知道寸口脉分配脏腑是怎么得来的,只是感情用事的挺五行,着实让人可怜。如此说来,这一条没必要解释了,自己领悟去吧。


    =========================================


    麻烦反方自己在这段话中,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


    脏腑分配寸口,这是一个学习中医脉诊的必修课。一个合格的中医老师在教授时一定会将其所以然传授给学生,同时,如果老师当时没讲明的活,随着学生中医知识的提高,也会自然而然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您经过思考后,仍然弄不明白,自然还应该向您自己的老师请教。如果您的老师不能胜任的话,您再来与俺探讨如何?





    2.    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衰极也会渐渐旺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转化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


    五(四)季:春  夏(长夏)秋  冬


    五(四)脉:弦、洪、 缓、 浮、沉


    五行就是对阴阳动态变化的描述,这个都不懂,不知反方到底反个啥。


    要不,反方先在这儿给五行一个准确定义,好让正方找出反方总是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原因。


    ——————————————————————————————————————————————————————————       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这里还是我的错,由于昨天忙于其他事儿,就找错答案了。现改正如下:


    一年四季之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如春弦(肝)、夏洪(心)、秋毛(肺)、 冬实(肾)。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凉,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的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不同变化,只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必然联系。






    3.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热气上升、寒气下降”,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例如,人们上火头痛时,必然脉寸部脉大;足底按摩以引热下行,都是中医们常用的方法。


    =========================================


    热气上升,手总是垂着,还能从肩臂“升”到腕部,这得有什么样的逻辑,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上火,是体内热气上升,这中西医对接的,就是老百姓也不会上火了量体温吧?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这是初中物理知识。足底按摩以引热下行,


    是仙界的热传递方式?


    反方科学知识匮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还整天要按着自己的思路科学化中医,真不知道底气来自了哪里.


    ————————————————————————————————————————————————————————


    不就是总而爱拿古人的东东来抬高自己吗?上、中、下分配寸口法是出自《难经》,来反驳吧: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2081450&boardid=1&page=5&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2017-01-28 21:2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广东省人民医院一胸外科80后医生猝死
楼主 仁海中西医
仁海中西医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8
    得票
  • 11
    丁当
  • 39楼

仁海中西医(反方)的发言:

    1.脏腑分配寸口,这是一个学习中医脉诊的必修课。一个合格的中医老师在教授时一定会将其所以然传授给学生,同时,如果老师当时没讲明的活,随着学生中医知识的提高,也会自然而然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您经过思考后,仍然弄不明白,自然还应该向您自己的老师请教。如果您的老师不能胜任的话,您再来与俺探讨如何?
    =========================================
    诡辩术之诉诸权威,指对论题不作任何论证,只是拿出权威的只言片语吓人,骗人。换句话说,是用权威人士的个别言论代替对论题的逻辑论证。

    尚且,反方的老师算不上权威,说没说过五行演绎寸口分配脏腑,无从稽考。

    再一次,请反方自己在自己提供论据的那段话中,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五行学说如何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问题,是一个初学中医者就需明了的常识问题。如果一个自称学习中医三、四十年,又跟大师级中医老师学了十年者,竟不知五行如何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那么,这是您在学习中医方面没有悟性呢,还是您的老师不胜任?如果您承认你们经常标榜的什么学习中医需要悟性了,而您自己又恰恰缺乏悟性,那么,您需要补课去。俺在这里没有义务教您,建议回您老师那里复读吧。




    ,2.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这里还是我的错,由于昨天忙于其他事儿,就找错答案了。现改正如下:
    一年四季之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如春弦(肝)、夏洪(心)、秋毛(肺)、 冬实(肾)。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凉,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的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不同变化,只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必然联系。
    =========================================
    五(四)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四)脉:弦  洪  (缓)   浮  沉

    五(四)脏:肝  心  (脾)   肺  肾

    是指脏和脉分别在一定的季节表现得旺盛,并不是反方理解的弦就是肝的脉。春脉是全脉皆弦,又非右关脉弦。
    五行就是对阴阳动态变化的描述,反方对此没有任何表态,上述是诡辩术的虚假论证。
    ————————————————————————————————
    正方的观点很有意思:“春脉是全脉皆弦,又非右关脉弦。”难道“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如此的春季“微弦”脉象应该是“右关脉弦”,而不是“全脉皆微弦”?

    请问正方辩手:原来夏洪(心)只是左寸洪?秋毛(肺)只是右寸毛? 冬实(肾)只是尺部实?




    3. 不就是总而爱拿古人的东东来抬高自己吗?上、中、下分配寸口法是出自《难经》,来反驳吧: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
   诡辩术之偷换概念,没有人质疑反方的上中下,质疑的是反方解释寸关尺对应上中下的机理。

    再一次请问反方,寸关尺对应上中下的机理是热气上升吗?
    ——————————————————————————————————————
    既然“没有人质疑反方的上中下”,那么,我方所表明的上中下分配寸口法已经成立了。至于上中下分配寸口法的原理,那是支节问题,如果您不同意我方的观点,您完全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谢谢!
















































2017-01-31 21:5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心电旋律 15】被“毒药”攻心的小姑娘(公布答案:布洛芬中毒导致低钙血症)
楼主 仁海中西医
仁海中西医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8
    得票
  • 11
    丁当
  • 40楼

llyyjj先生(反方)的发言:



   

    正方对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持怀疑态度,可见对五行学说并非全部肯定,进一步讲,正方对中医典籍也不是全盘接受,这个态度是正确的态度,我方对此表示欣慰,因为,擂台辩论最终目的是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





2017-01-31 21:5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实话实说,非常典型的病例,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手术,有结果)
楼主 仁海中西医
仁海中西医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8
    得票
  • 11
    丁当
  • 41楼

太白侠客先生(正方)的发言:

    正方对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持怀疑态度,可见对五行学说并非全部肯定,进一步讲,正方对中医典籍也不是全盘接受,这个态度是正确的态度,我方对此表示欣慰,因为,擂台辩论最终目的是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
    =========================================
    反方诡辩术玩得登峰造极,无与伦比。使用诡辩术的有两种,一是,别有用心之徒,如算命的含糊其辞两头堵;二是,没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方相信反方两位辩手的人品。



    1.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畴,阴阳五行也不例外,阴阳五行不负责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很正常。反方一直在诡辩而不拿出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的论据来,只能说明反方既不懂阴阳五行的内涵,也不懂寸口脉分配脏腑来自于什么理论,把经典中医理论搅和成一锅粥。寸口脉分配脏腑,不属于阴阳五行学说范畴,而属于形体学说范畴,即形体的自相似性,按着现在说法就是全息现象。


    2.本不想继续辨析反方的错误,但鉴于反方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态度,再多言两句。不明白脉诊的机理,何言反方的上中下有可信之处?再则,上中下,经典所言并不是反方曲解的那样。经典上中下三部脉诊与寸关尺三部不是一回事。《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素问·论疾诊尺》: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麤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中医教材把中医经典搞得支离破碎,反方不以求实态度深入学习,而轻言否定中医理论,待有人予以指正,还尽行诡辩,足见反方没有探索中医真谛,正确发展中医之诚意。鉴于此,正方申请裁决,不再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
















2017-01-31 21:5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实话实说,非常典型的病例,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手术,有结果)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