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3 | 主题:456667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科普
该话题已被锁定 - xiaolook , 2017-06-23 20:36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锁定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国医大师邓铁涛新年寄语:正确认识中医,挺起中医的脊梁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铁杆医讯
铁杆医讯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67
    得票
  • 47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33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本文原创自铁杆医讯,转载请标明出处。


导 读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真正认识中医药学的真价值,对世人来说,对医学界甚至对一些中医来说,却不容易!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聆听邓铁涛老前辈关于正确认识中医的肺腑之言,为成为中医脊梁而不断努力前进!


《中医药法》的正式颁布,让我倍感欣慰。2017年,将是中医药发展新里程碑开启的第一年。作为老中医,今天再来谈谈我对中医问题的几点认识,希望帮助中医的学子们正确地认识中医。


1 向“人天观之时地人医学”发展

西医很重视“模式”,中医学一向无模式之说,2004年我于《中医与未来医学》一文中曾试做论述,认为:“西方的医学模式原来是生物模式,20世纪后期,才发现不对,最后承认医学的模式应该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是一个进步,但我认为仍然不全面。虽然已重视心理与社会对疾病的重要性,还没有把人提高到最重要的地位。中医与西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西医着重治病,中医着重治病人,中医学把人放在首位,根据宏观理论把人放在天地人群之间进行观察、诊断与治疗。


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曾治一个运动员的腹痛病,经广州市某大医院治疗无效,为了把病确诊,便进行剖腹探查,把腹部全部器官全检查了,找不到病根,无从治疗,然后缝合,腹痛如故,后来我诊断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用补气血药加活血药把她的病治好了,这一病例说明西医要从腹部找病根,中医则从整体调整治病人。



中医学受中华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如果找个中医学模式的话,应是“天人相应观”,简称“人天观”,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以至个体的层面上,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


所以,我今天认为中医之模式可以进一步调整为“人天观之时地人医学”,亦是以人为本的时间与空间的医学,似乎更加明晰。


有人以为美国的哈尔贝格是时间医学之父,但哈尔贝格后来知道时间医学的老祖宗在中国。中医学对养生与治病都十分重视时间,这方面的认识与实践已几千年了。中医的时间医学最有代表性的,在宏观方面有“运气学说”,在诊治方面有“子午流注”。时间与空间之理念,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之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先生在研究飞行员的睡眠与疾病的关系时发现:“我们把检查睡眠的装置跟我们中医的子午流注时间结合起来,结果使我们豁然开朗。我们得到一个概念,就是睡眠是体检非常必要的一项,……这里面的信息太丰富了。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气血灌注的时间,1~3点是肝经,3~5点是肺经,5~7点是大肠经,我们有很多的例子能说明这个时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肝有问题,经常是在凌晨1~3点时间,睡眠过程中心跳、呼吸就会乱。”


俞院士又在其《运用系统理论进一步理解“上工治未病”》报告中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中医和道家的东西,其中的理念将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医学改革的方向,它的内涵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西方医学发展到现在是硬挺着在前走。他们搞的软着陆,所谓系统生物学提出来了,但本质上还原论的思想没有改变,很难从根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解决目前的难题。”


俞院士的实验我很欣赏,他的观点我很赞成!他上面的话是站在系统论对还原论而言的,我认为当西医学从“还原论”进展到“系统论”的时候,中西医的结合就能达到最高层次的结合,即“理论上的结合”,就会到来了。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只是最初步阶段的结合。


2 中医学是理论医学

中医药学是什么? 近百年来屡被攻击,罪名是不科学!甚至某名家学者,身为中医的疗效之受益者,却认为“中医能治好病,也不科学,因为说不出道理来!”他们所要求的道理就是西方医学理论,如不符合西医的理论,就不算有理论。这种思想长期迷惑了广大的知识分子。中医植根于五千年之中华文化,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岂是道理说不清? 是不认识中医之理论故也!


中医之巨著以“论”名篇,以“论”作书名者,比比皆是,经典巨著《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专论人的健康与长寿以及传宗接代问题;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论述顺从四时的气候变化以调摄精神达到养生防病的实际效果;第三篇“生气通天论”,即生命的活动与自然界是相通而不可分离的。……整本《素问》81篇,几乎都以“论”名篇。



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中医之辨证论治讲究时、地、人,充满唯物辩证的内涵。金元以后之名家巨著如《脾胃论》、《温疫论》、《温热论》以论名书者不可胜数,吴鞠通的名著《温病条辨》之辨也是论。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无法读完,怎么能说中医讲不出道理呢?


20世纪60年代中医界曾讨论什么是中医的理论核心,大多数认为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一切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理论,都由此而派生。若用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审视中医学,就会豁然开朗,知道中医精要之所在与合乎科学之理了。“经络”就是中医学的信息网络系统,形态学上未能找到不等于它不存在。今天依靠经络学说指导的针灸神奇疗法,已经走向世界。世界科学界必须重新认识中医,我国学者更要正确认识中医。



贬低中医的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又说中医的经验不能重复……等等。我认为那些没有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只知照方开药,的确是难以重复宝贵经验的。中医师的高明与否,与其理论基础、临证经验、文化素养成正比,试翻阅历代名医著作及现代名中医的事迹足以为证。说中医只是经验医学是毫无根据的。


也许仍然有人怀疑中医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怎么能了解这么复杂的人体及其疾病的千变万化。关于这个问题,因为中医的认识论与实践论,运用的是“黑箱论”的方法,这是靠输入信息、信息反馈、不断反复实践而得其奥理。“黑箱论”得来的好像不如“白箱论”之看得见摸得着,但信息会给我们更深刻,甚至目前还不能解读的东西。


例如,我的朋友作家陈祖芬的外孙女在美国,已经2岁多了,就是不长牙齿,走路无力,易跌倒,西医认为是基因缺陷,检查发现染色体断裂,无法治疗。她回广州找我,我根据中医的理论,认为属五软五迟之病,牙齿属肾、脾主肌肉,走路属于脾,所以我给她补肾、补脾。治疗了半年多,牙齿长出来了,走路好多了。后来带着那个方子,到美国继续服药去了。所以说,这些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的中医理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你没有去进行中医临床,没有按照那个理论去实践,你是不会相信的。


随着世界的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中医学理论将与21世纪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从而攀登上一个新的高峰,以引领世界医学向前进,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3 邓老从宏微观谈中医:中西医不能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4 神圣的使命,当中医的脊梁

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凡西医能解决的,中医便应靠边站,在西医学最新成就面前手足无措,忘记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用多少病人的性命和多少先贤的智慧换来的。诚然,西医能换肝换心是很高明的,但中医重视治未病,治在前头,可以不用换肝换心那有多好呢?就不信肝纤维化是不可逆的,肝硬化早期治疗好了,何必去换肝呢?


抗生素发明之后,肺炎便不需要中医了吗?老年肺炎、虚寒证的肺炎,用上中医药就会得救了。我常遇此等证,用桂枝汤或小青龙汤之类,帮抗生素一把。我曾在西医院会诊一例水肿病人,已肿至啤酒桶一样,不能卧,乃特制大木椅坐着,医院已用了不少速尿,就是不能消肿,请我会诊,我采用真武汤加味,约半月,患者前后判若两人,带着空木椅出院了。



目前世界医学正在害怕将来无药可治抗药性的凶险细菌病,中医应该站出来,为世界医学家分忧,研究消炎抗菌的治法与方药,不应袖手旁观。


中医药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我们不努力行吗?目前世界上最欠缺的是高水平的中医,欠缺能在临床上有真功夫的千千万万个铁杆中医。中医药的发展要有一大批中医的脊梁之才。


我曾经形容在近代的中医人就像古代的和氏,不断献宝不断遭受磨难。今天,首部《中医药法》明确提出要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我们这个五千岁又新生了,凤凰涅槃了。中医药犹如和氏璧,它的璀璨,需要和氏精神,所以我深信,只要我们全体中医界同仁齐心协力,不懈探索不断前进,解除人类痛苦的曙光将出现在东方!


本文为邓铁涛授权发表,由铁杆医讯根据邓老口述及参考过往资料编辑整理。


查看原文:国医大师邓铁涛新年寄语:正确认识中医,挺起中医的脊梁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7-01-07 11:51 浏览 : 8054 回复 : 95
  • 投票 11
  • 收藏 4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铁杆医讯 编辑于 2017-01-09 09:52
  • • 2020第五届深圳国际电动牙刷产品展览会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yuchangde
yuchangde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856
    得票
  • 275
    丁当
  • 50楼
hugy
中医治疗方法已经源用了几千年,肯定有可取之处。

黑中医的其实不是否定中医治疗方法,而是鞭笞中医理论。粉中医的其实是粉中医的治疗效果,当然有很多脑残粉比较相信阴阳五行。这些脑残粉的智商堪忧。如果你让他们跳崖,告诉他们跳下去会有奇遇,变成武林高手,他们会马上往下跳。
2017-01-20 17:27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5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筋膜炎如何彻底治愈
-刘-亦-之--
-刘-亦-之--
入门站友

  • -4
    积分
  • 33
    得票
  • -78
    丁当
  • 2楼

中医是经验治疗、经验理论---刘亦之

中医药大学是目前培养中医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人质疑中医药大学培养的硕士、博士等中医人才不会看病。中医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是理论脱离临床实践造成,中医本来就是经验理论、经验治疗。中医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中医的经验理论,所谓的经验理论就是脱离临床主观臆断之理论,例如对中风的认识就是主观臆断的理论,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肝风内动中脏、中腑、中经、中络引起,这些都是古人臆想的成分,真正的原因是脑血管意外,这是中医从来没有认识到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忠实于实践,只有符合临床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的指导临床。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专业课内学习的是左肝右肺、心主神明、母病及子、肝病传脾、中央脾土、子午流注、经络精气等等古人臆想的理论,理论脱离临床导致中医药大学生不会看病是必然结果。

针灸的治疗是经验治疗,属于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经络理论同样是经验理论。因为人体内不存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结构,经络结构是古人臆想的人体控制系统。如果不熟悉现代医学常识即使熟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也不会明白针灸的原理何在。中药的治疗同样是经验治疗,对于中药的解释不是从药理上进行解析,而是用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来解释,实在是荒诞不经。

现代医学都用神经、细胞、基因理论来研究人体了,可是中医学就偏不用这些理论来研究人体,偏要用几千年前老祖宗的望闻问切、经络精气、阳阳五行理论来研究人体,结果当然是不行因为望闻问切、经络精气、阴阳五行都是古人的主观认识。问题是即便有人提出继续这样研究中医是行不通的,中医专家学者们偏认为这样行,偏认为中医的望闻问切、经络精气、阳阳五行是伟大神奇的,专家学者们这样脱离实践一意孤行让别人无可奈何。更为严重的是,某些中医专家们还非要声称中医在经络、精气的研究上一直处于科学领先水平,经络理论已经超越了神经理论甚至连阳阳五行学说也是超越科学的理论。当你看不过,指出经络是古人对控制系统认识的萌芽、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的,阴阳五行气血学说是古人的主观认识,然而中医专家、学者和中医粉丝们不愿意接受中医落后的现实,于是羞愤交加的骂你是败类,是叛徒,是西化,是数典忘祖,是西方收买和派遣的文化别动队,妄图推翻中医几千年来的传统认识,最后闹得大家不欢而散。中医专家学者们、中医粉丝们则继续做着经络超越神经系统、阳阳五行精气超越科学的春秋大梦,双方无法沟通没有共同语言最后只能变成双方交流的隔阂。

现代医学无论施行多么高难度手术无论治好多么复杂难治的病人,人们习惯归功于由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现代医学领域内之所以没有神医、神术现象出现,因为现代医学治病的理论以及治病的技术都一目了然。中医学则不然,中医针灸、中医方剂治病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有了中医大师进一步神话自己的空间,这种陋习导致中医学门派林立各种学说层出不穷,说到底还是中医基础理论严重脱离临床实践造成的理论混乱,各种大师、神医在各种臆想理论的掩盖下浑水摸鱼自说自话,严重阻碍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吐故纳新和科学发展。

人的思维本来就有这样一种惰性,即把已有的学说、知识当成不可侵犯的真理标准,这种惰性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惯性思维的改变历来是极其痛苦的,世界观形成之后,思维定势,是很难改变的。就像强制废除妇女裹脚、革除大辫子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然而当时的人们却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取舍抉择。中西医的沟通有许多途径,大家各自努力,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中医发展的方向决定中医发展的成败。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废除阴阳五行经络精气用现代医学理论阐释中医治病原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毕竟抛弃传统理论会造成短暂的不适应,但是中医理论废除阴阳五行是大势所趋,不是哪个组织哪个权威能够阻挡的。我们需要积极改变中医的错误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绝不是让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停下来迁就中医的落后发展。中医学属于经验治疗经验理论。经验治疗如果得不到科学解释就会陷入唯心论,而经验理论如果泥古不化不求进取拒绝科学改造,只能闭塞在臆想的世界里永远得不到医学科学的承认。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每一次的改革和思维的改变都会带来社会长足的进步,商鞅变法的推行诞生了大秦帝国,日心说的推行拉开了人们进军自然科学的序幕,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国力增强在国际舞台逐渐站稳脚跟,中医理论的现代改革首先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定会带来中医的长足发展。中医不应该拒绝现代科学固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传统理论自言自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人体不存在经络循行路线,针灸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就是对经络学说的否定和对针灸科学原理的揭示。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把中医推向全世界,让中医学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最终与现代医学完美融合。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批评指导,本人保留学习改进的权利。欢迎查看我的其它文章留下您宝贵意见。

 

http://zhongyi.dxy.cn/bbs/topic/35708506

 

 

 

2017-01-07 13:35
  • 投票 4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早知道 - 12.6 | 没考研的“差生”同学年薪百万,而我还为生存挣扎
zhangpansheng
zhangpansheng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8
    得票
  • 43
    丁当
  • 7楼
-刘-亦-之--

针灸的临床证实:子午流注取穴法是出于古人的臆想,是毫无根据的!!



那么您认为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已经完全能解释人体了吗?已经完美到不需要再发展再突破了吗?
如果您回答:是,那您真是无知了。
如果您回答:不是,那么您还算有点明智。明智还不该干嘛干嘛去在这里瞎比比啥。


2017-01-08 11:06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4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放医生一条生路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