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0 | 主题:483160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学术新闻
该话题已被移动 - 开心豆爸 , 2015-01-25 08:31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共享】推荐中医学习,临床交流的微信公众号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8
    得票
  • 976
    丁当
  • +1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4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欢迎大家推荐有内容,有干货的微信公众号。
抛砖引玉:
1、中医书友会
2、任之堂
3、徐文兵
4、立新七针
版主开心豆爸留言:
欢迎大家推荐微信的中医学习交流公众号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5-01-25 08:29 浏览 : 30742 回复 : 24
  • 投票 10
  • 收藏 3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开心豆爸 编辑于 2015-03-19 08:47
  • • 网上看到的一个案例,觉得挺奇葩的,各位站友如何看?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8
    得票
  • 976
    丁当
  • 3楼
任之堂 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c5MzAxMA==&mid=202415136&idx=3&sn=585b53c712b0e83db4107da88ccdf325&scene=1&key=79cf83ea5128c3e546e48ba5518f8d12d2c5397639cf06bc967bc7813a77afc3b3c5fbef2a3800b8d1fca7e67bbd19d5&ascene=1&uin=MjU1ODA2MjU4MQ%3D%3D&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00d01&pass_ticket=XYFvxyZhYtwZ7RxkESkT0oEx3HBzM13U9UWO49ryxRAXf5N2Y%2Fs%2FFxj62SRae3uC
任之堂跟诊日记——14年在这里的学习感悟(一)
2015-01-23刘文君任之堂

余老师讲祸福相依听后感
14年余老师讲了一堂《祸福相依》的课,当时也有好多病人和学生。我听了感觉真是太有道理了。就那一次让我想通了好多想不通的一直在纠结的问题。就像是受了伤口的心在那里慢慢的恬伤口一样。虽然道理当时听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可是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多少。我这个人一直喜欢这种大道理的话,我认为只要是有道理我就去尝试去行动。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如果光在那里想不行动那不就成了思虑过度了吗。其实真正想通了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来不断的实践在生活中的事情上。比如有一天我在超市里买菜需要排队称重,突然急急忙忙的有个老太太过来插队,插队不说还觉得售货员给她打价格高了,要求从新称重。当时我肯定没有跟她生气来插我队,就是觉得老太太好可怜啊,她还是个纠结没有想通的人,这样是不是好累啊。我到是没有急,可在我后面的人是有点急了但是没有说出来。有一天有一位病人与我聊了起来,他说他脾气急,看到插队的人就想上前教训他。我就把我在超市买菜的例子讲了给他听。他说嗯真是有道理。这个看是表面你被别人插了队,其实转变思路想一想插队的那个人比你还要可怜。

老子在《道德经》第58章说过“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祸福应是相伴而行的,老天爷是慈悲的它不可能一棒子打死你,祸福是相依的。当医院的诊断告诉你得癌症的时候,其实表面上来看他是一个大的祸,背后是一个大的福,它能不能由一个祸向一个福的转变,一个转变问题。如果你没有借这个机会由祸向福转变,你天天想哎呀我咋这倒霉呢,天天想到祸,那你真的成了大祸了。真是一堆狗屎掉下来,也许这堆狗屎有可能是一堆黄金,一堆黄金把你砸昏了就是一堆狗屎。所以这个祸福相依。你明白,干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干任何事情都是祸福相依的。所以当你看到福的时候,中了彩票中了500万的时候,这是个高兴的事。它有可能过到不到一个月,家里就开始分家了,老爸吵着要分资产,儿子可能要拿钱买房。可能祸就随之而至了。人不能总享福,不吃苦。当你真正吃到了苦,这时不用给你糖,有可能你干啃馒头都会觉得它是甜的。当一直处于一种享受的状态,再甜的,在美好的东西你都会觉得没有意思。其实这些道理我们从小都学过,不知道后来为什么还没有明白这些道理,也许是小的时候经历的还是少不懂没有行动。比如我们小时学过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但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人说做人就是在修行,做人得能屈能伸,看这个人的能屈能伸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事业或能力做的有多大。
老天爷是公平的,付出和回报是相等的。之所以你觉得不公平,是你的内心不公平。光看一个人的荣誉,不去了解他的过去是不可以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也不会有绝对,所以要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顺其自然
当人一个人遇到低谷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顺其自然。什么叫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可以不努力,而是看淡努力之后的成败得失。也就是说,注重努力的过程,看淡事情的结果,顺其自然而已。

记得我朋友的老丈人得了肺癌晚期,之前是一直化疗,最后医院都说要放弃了,来找我用中药来调理。我一边用中药来调理一边用语言来开导他,因为他们全家人都心情也不是很好。可能我的话聊技术还没有练好,最后他们没有能听进去,还是听别人说化疗治不了在济南某个医院放疗能治。结果到了济南某医院见到他也说放疗也不行了,所以他的心情本来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这一折腾回到了老家不到一个星期人就走了。

这个病人我当时就告诉了他要顺其自然。要是他能够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至少他不会走的那么快,就算走了也不会那么痛苦。所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害怕是没有用的,害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也就是相当于老天爷给你设置了一道门槛,看你能不能迈过去。包括普通的感冒也是一样的,这感冒也是大自然在提醒你的身体需要调理了。为什么别人没有感冒而你感冒了,这不就是大自然在提醒你的身体适应不了它的节气吗。所以我们要学会顺其自然,顺其大自然。

我们平常养生也是一样要顺应大自然,我们要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适合做什么适合吃什么。我们现在不怕不懂得适合怎样做,就怕不懂一些不该做的。比如夏天少吃冷饮和少吹空调,冬天不适合冬泳之类的。有人会说为什么夏天不能吃冷饮,冬天不能冬泳呢?我感觉夏天到了那么热的天吃口冰淇淋该多爽啊,冬天冬泳是为了激发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记得老师的《万病从根治》里提到。我们人体就像是一座大山,夏天的时候山洞里面是阴暗凉爽的,冬天的时候里面的温度要比外面的温度要暖和,也就是冬暖夏凉。所以运用到人体也是一样的。看似夏天的天气很热,但是人体里面却是凉的,所以你夏天吃冷饮也是只能解一时之热,只是过过口瘾。本来已经够凉了你在加上冷饮,有人会觉得越吃冷饮会越热,这说明他已经不适合吃了。为什么冬天不适合冬泳?想想冬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底的了,你还想到水里拔凉。本来冬天身体内部已经够热了,再加上拔凉那就更热了。所以这都是在糟践自己的身体,都是在违背大自然,挑战大自然,最后你就会变成大自然了。

未完待续。。。。。。






文君兄虽讷于言,但平日做事踏实的风格深得我们钦佩,是行大于知的人。今晚兄即启程返乡,任之堂众学子为其包饺子践行,祝君一路平安,来年任之堂再见!

2015-01-25 08:35
  • 投票 2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急诊抢救药品输液泵配制方法详解(一)!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8
    得票
  • 976
    丁当
  • 4楼
徐文兵 微信公众号
每天听上一段老徐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有个性,有观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k5NTA4Mw==&mid=240780120&idx=1&sn=ddd4d8aeea4b1e07c947f1ff1c99e6fb&scene=1&key=79cf83ea5128c3e51c2d0cd43c32c827845e2cbf4b65fce59**df13b944ad8efefab6054b725ef8922776a4e6bac2c38&ascene=1&uin=MjU1ODA2MjU4MQ%3D%3D&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00d01&pass_ticket=XYFvxyZhYtwZ7RxkESkT0oEx3HBzM13U9UWO49ryxRAXf5N2Y%2Fs%2FFxj62SRae3uC
学习中医的次第
2015-01-01徐文兵徐文兵

我们学中医也好,学道家的也好,我觉得,有一个初始阶段和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初始阶段是意识层面上的认和识,形成知,也就是认识和认知,形成知识。中间的阶段是“修习”,通过修身和修身训练,先恢复“自觉”,唤醒灵感。最后高级的阶段,就是感悟,去捕捉,感受。接受自然和师长心授的玄妙。如果没有自知之明,无自觉之感,那就很难有慧心之悟。
先说认识:我们现在汉语特别讨厌。白话文一发展,就把古代很精辟的那个言简意赅一个字一个意思,就搞得混沌而且复杂。甚至,我们会把一些反义词当成同义词。你比如,我们现在说“褒贬”。褒贬什么意思?我褒贬是反义词。褒是说他好;贬是说他不好。但是,我们现在说褒贬是什么?褒贬是买主。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东西不好的人才是真正的买家。他就把褒那个词,那个意思给抹掉了,就剩个贬。包括我们现在说舍得。你这么不舍得。那是舍的意思。所以,汉字本身就在退化。
“认”和“识”有什么区别? 比如“认人”和“识人”有区别吧?认人是指肉眼感官层次上对人的分辨、指认。问题出在哪儿?如果这人整了容,你就觉得认不出来了。但是,常言道:剥了皮我也认得你的骨头,烧成灰我也认得你。这叫什么?这叫识。“识”是什么意思?抽象的。你看跟“识”相关的东西都是抽象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等闲识得春风面。你把春风拿来让我认一认。你认不得?你拿肉眼看不见。但是,你识得它,是吧?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出去以后,人家不认得。但是一听,哦,你是讲《黄帝内经》的那个人。这叫什么?他识得我。这种识是什么?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了解。

大家现在问题就是认字不识字。写出一个汉字,认得不?认得。啥意思?就开始挠耳朵 包括我们经常说贫穷。我说你是贫还是穷?我们现在一说人没钱,叫什么?说人叫穷人。这贫和穷完全不一样,是吧?贫是什么意思?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这是没钱。穷人什么意思?穷途末路,走投无路,是吧?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啊。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可是,我们现在汉字胡乱用。我们现在把没钱说成是穷人。其实是走投无路叫穷人。是吧?如果你不了解他的意思,就是什么?穷寇莫追,什么意思?没钱的敌人别追。走投无路的人不要把人逼急了。围三缺一,给人有出路。是吧?否则的话,人家狗急跳墙要反咬一口,跟你拼命呢。

所以,我们现在说的话,古人要是活着现在、看着这些,能气死。我们真都是披着一张中国人的皮,是吧?但是内心的那些东西根本没有。因为,如果我们修炼到了高级层次的话,可以不借助文字去传道。但是,我们没修炼到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能踏踏实实地去认字识字。所以我写出一本书叫《字里藏医》。大家先从识字入手。我们讲《黄帝内经》,逐字逐句的讲。就是说,起码在我们这个层面上,先解读一下古人的意思。古人的意思匪夷所思。 我们现在活得浅薄、粗、鄙、糙,然后理解不了古人的那种深刻。所以,学道家、学中医,我说,咱们先拿本书,把那里面咱不认得的字,查查字典搞清楚它是发什么音?它啥意思?然后呢,听老师讲,它字的本身的含义,先达到一个认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什么呢?形成了我们的“知”。
先做到知其然,比如今儿,我学了个方子。我知道了。我拿去用。为什么?治病嘛。知其然就很不容易了。我爹传我的方子。我靠方子治了好多病,挣了钱,活下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问题是人有一种好奇心。他老想,为什么能治好病?为什么没治好?活到知其所以然的这个境界,我觉得,就有一种**。就是一种探索未知、与天地沟通、与古人沟通的那种**。
所以,如果学中医只活在这个层面上,姑且称之为儒医。儒医什么特点?很多人夸,你真儒雅。我说,你这是骂我是吧?什么叫儒医?我说的不是正经的儒,正经的儒医像王阳明那种人,他也要修身的。我说的是诸葛亮骂的那种腐儒,是吧? 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一说起话都是排比句。被人问:到底这个水半夏、清半夏有什么区别啊?然后就该给你查资料了。他就活在这个层次上。他没有知其所以然。
其次,我经常说要恢复“知觉”。 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我一看,边儿上有人一杯牛奶、俩煮鸡蛋吃下去。得,这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我特别想问一句,他们这么吃进去舒服吗?第一,他们不知道,或者他们那个邪知。他们认为这就是补蛋白、补钙啊。他们这么吃,关键的问题:他吃进去以后,舒不舒服,他不知道。你看啊,动物人家活得也挺高兴,挺愉快的。人家也不停的繁衍后代,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家靠什么吃饭?人家靠什么吃药?你看你们家狗吃东西前,先干什么?先闻一闻。 香就是添阳气的。先唤起你的魂儿。你再往里面吃,是魄的事。我们现在吃任何东西“有味儿没气”。尝一尝有味儿,但是闻一闻香不香?没有。而且经过冰箱冷冻啊,这些乱七八糟的,真的把它那个气呀完全消灭掉了,或者它给你加邪气。就用……你看什么香辣蟹、什么麻辣香锅、什么水煮鱼,全加乱七八糟这些东西。那厨房进去,你看那种添加剂呀,它都加的有邪味儿。
所以,我在临床里面看的很多病人,第一,先教他正确的知识,然后要他恢复“觉”。“觉”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经常说“感觉”,“感”的层次,其实要比“觉”高得多。“觉”是基本的,从现代医学来讲,就是“神经和脊髓的反射”。你比如说,这儿倒杯开水。我一碰,哎,我觉得烫,我就把手收回来了,这叫“有觉”。手放在这都烤熟了,然后一看见,哎哟,我这个手烧坏了,这叫“无觉”。喝点凉水胃就不舒服,吃了点冷饮胃就难受,这叫“有觉”。可是,我们现在很多胃病特别重的人,吃嘛嘛香,吃什么都没事。我有一个铁胃。这种人更可怕。而且,这种人查出来的病都是很重的病。相反,经过一些调理以后呢,他们慢慢觉得:原来,吃……你比如吃水果这事,我原来一直在讲,要应季,要当地。因为水果本身就一种酶……它来破坏我们的那个口腔黏膜和胃的黏膜。所以,你吃水果不合适。你会觉得难受。但是,现在人呢?吃一次不合适,不停地吃,吃吃吃,最后不难受了,不难受不是好了,是“无觉”了。包括,你受伤以后,拿冰块去敷住了,它不是好了,它是“无觉”了。

“感”和“觉”的区别,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平常说:摸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摸右手。是吧?一点感觉都没有了。什么意思?摸着老婆的手有“觉”呀,是触觉。但是呀,没有当年搞对象那个“嘣嘣嘣”的那个心动。这叫有“觉”无“感”。所以,我培养学生呢,第一,让他们恢复“觉”。怎么让他们恢复“觉”呢?我是通过让他们学“茶”。我们学“茶道”课,大家记住:我们现在中国很多叫什么茶艺课,或者茶技课,是吧?拿一杯水,什么苏秦背剑,是吧?犀牛望月,搞那些,真是……我觉得真是下三滥的东西。我让他们……我请非常好的老师教他们体会喝茶。首先,同样的茶,同样的水,同样的杯子,不同人泡,喝出来味道不一样。大家开始都不信。这有什么?都是水嘛。一喝出来,不信。哪知道,而且带着病气的人泡出来的茶,它带着一种很**的味儿。我有一个乳腺癌的病人,她泡茶以后,让大家尝。结果,我们那个茶叶老师喝完就吐了,还是这种水泡完跟墩布那水一样。学完这个茶艺课以后呢,大家对“觉”的那种感觉逐渐地恢复了。
我们还有烹饪课。烹饪课就告诉你:同样的材料,是吧?同样的程序,不同的人炒出来不一样,同样的人、不同心情下炒出来,味道不一样。这是中国人跟天地交流的基本的条件。你这方面感觉都很迟钝。你再往后边说,都不大可能。其实,“觉”呢,是一个魄力。魂和魄的区别呢,就在这儿。 我们上大学做过青蛙实验。把那个青蛙脑子给搅坏了以后,青蛙死了吧。往青蛙肚脐上贴一块硫酸片,那青蛙的腿过来啪啦啪啦。它烫。它烧。那人已经死了。不是人已经死了。青蛙已经死了。为什么还有这反应?魂没了,魄还在。
我有一个法国的大使馆的学生。他以前就是打篮球呀。篮球啪地砸脸上了,他才反应过来,拿手去接。j练完那个站桩,就是练完那个太极拳以后,他说,我眼镜再没坏过。这是种本能的反应。换句话说,一股邪风吹进来,你魄力好的话,你那个腠里,马上啪就闭上了。它进不来了。你如果魄力差。它都灌进去了,都在里面游走了。你还没反应。所以,我们通过这个训练呢,让他那个魄力恢复。
让他怎么训练他的“感”呢?这其实涉及到了道家修身的问题。“感”其实是一个回神。怎么回神呢?就“独立守神”。所以,我的学生都要去练内家拳,去站桩。我不强调静坐。因为,我坚定的认为,如果没有师父的护持,和有人指引,静坐的人很多会出偏。而且,我知道,有很多个性很病态的人,他去练功,然后更加重了他的病态。所以,这个邪人信正法,能把这个正法都闹邪了。而且,我认为,如果一个身体,他的身体的疾病不调好的话,他所有的念头和情绪都是白费。但是,我们现在不调这个身体,上来就要入道求佛。上午拜了师父,下午就要得道。本身就有病,是吧?所以,这种站桩的训练呢,《黄帝内经》讲了:“上古之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种貌似傻呆呆地在那儿站着。他们会发现,开始对自己有知觉了。不但知觉,感觉在恢复,就觉着身上有点地方在热,有点地方在冒凉气,有点地方在动,这其实是个运。大家都在动,很少能运。所以,通过这个站桩的训练,至少,我们会让他的手变得很温暖,很润。所以,他这个气脉疏通以后,就会感。
这个感是很神奇的。这个感是穿越时空的,是可以跟前世、未来和古人沟通的。而且,他神奇到让你觉得都不可思议。有时候,你在脑袋里边就会出现一些声音,或者画面,这稍微偏了一偏了啊。举个最简单例子:就是我从上班到办公室的路上。走到这,走到半截,我突然想起我一个多年不见的一个病人,这个人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一进办公室,那个人就坐那儿。啊,我学生说,你是不是看见他了,看见他的车了?没有,就完全是一种感觉。这种感,修炼好了以后,你再认字看古书的时候,你能看到背后的两个字:吃人。这个就不好说了。还有就是,病人往哪一坐,“哎哟,你的膝盖太凉了。”“哦,你怎么知道?”如果在“觉”的层次上,你必须要摸他你才知道他凉。那么,在“感”的层次上,他在那儿坐着你就知道。而且有的人,你看一眼你就讨厌,就不想跟他多说话,就离他远远的,是吧?而且这种神气强大以后,一些**的人看你他就躲。原来他会往你身上扑,坑你一下,绊你一下。等你那个神气足以后了,他看你,他闹不动你,他就往出跑,而且呢,跟你这个气呀,频率呀接近的人,慢慢的会聚。所以,这种感呢是妙不可言。
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惟妙惟肖”。形似叫肖。我们经常画个像,肖像啊,神似叫妙。可是,我们现在就长的一个中国的样。我们不是不肖子孙。我们是肖子孙。但是,我们都是不妙子孙。因为,我们那个神的状态,跟主人差的太远。
大道至简。还是那句话,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5-01-25 08:38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盆腔肿物,少见病例,病理出来了,请你诊断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8
    得票
  • 976
    丁当
  • 5楼
立新七针
玩针的行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IwMzg3Nw==&mid=204373631&idx=1&sn=47537bd16b5fc33edf8ebe734b7aafa9&scene=1&key=79cf83ea5128c3e5dfeb45a8280fb581f5613446bd744384948b9f7f48bcb87d21ceb13f7d4b6e4e0124aecc63345fe8&ascene=1&uin=MjU1ODA2MjU4MQ%3D%3D&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00d01&pass_ticket=XYFvxyZhYtwZ7RxkESkT0oEx3HBzM13U9UWO49ryxRAXf5N2Y%2Fs%2FFxj62SRae3uC
立新闻3——内经的读与思
2015-01-13立新七针 陈立新立新七针

内经其实不应该读,应该是拿来思考。但是这有个问题会出来,如果读内经呢,能聚集人气,吸引来很多“志同道合者”;思考内经呢,则只会有少数人认同你。因为内经是一本教人看透事物“真相”的书,让人明白上古之人“天真”的真正意义,通过思考内经,你会发现原来世间很多很多的事情,人生、医学、宗教、信仰等等,绝大多数人所看到的那部分内容,其实都是幻象,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忽悠着。
可是现代人,特别是一些受现代文化知识熏陶的知识分子,那种“知识”培育出来的自以为是的性格已经很坚定了,所以他们会认定他们看到的和进行的都是对的。那么这种情况下,思考内经的人与读内经的人,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的分歧。

思考内经的人会是怎样一种思维呢?他看到的“人”,是由经络气血组成的,是一些抽象而虚幻的存在,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则完全相反,会踩在地上行走。而读内经的人所看到的“人”,则是血肉之躯,实实在在存在的经络路线与血气,可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则不会脚踏实地了,往往会不沾地气。
读内经的人,会信佛,信神,会相信有外星人,有地心世界,所以这类人如果有可能,他们会去探索太空,寻找外星人,会去挖掘地底下,寻找地心的奥秘。思考内经的人,则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会相信有什么外星人,地下世界之类的,在他的眼里,那些都是幻觉,就如经络一样,是存在的,但你哪里找得到实物呢?因为经络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所以你如果抛开思想,想去解剖出来实实在在的经络,永远找不到,因为你愚蠢。天也一样,是存在的,可是你到天上去寻找,能找到什么?地下去挖,能挖到什么?永远找不到除了人之外的神鬼人。
发达国家开发太空其实是基于战争需要而出发的,也就是打仗先占领制高点的策略,他们借口寻找外星人探索太空世界其实只是一个掩盖事物真相的幌子。内经早已说明白,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内外这个范围都不存在,你如何找得到大?又如何找得到小?所以,经络是这样,外星人也是这样,你找一辈子找不到,再找几万辈子也找不到的。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人就是人,人居天地之间,是因为人有思想有心念,所以思考内经的人就懂了:世间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心念而变化的。
2015-01-25 08:41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大腿占位,有病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