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46 | 主题:480980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临床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创】心海求宗 [精华]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fangyutao
fangyutao
心血管内科
铁杆站友

  • 27
    积分
  • 233
    得票
  • 482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8年零4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学中医二十多年,从事心血管内科也有15年之久,期间进修过西医、甚至心脏电生理,也跟几位著名老中医抄过方。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医略有感悟,于是想聊聊我本人对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体会与困惑。随便聊聊,呵呵
版主激情四射留言:
谢谢分享,热烈欢迎专科医师加入中医讨论!今后《高手过招》书籍第二集更应加入这些专科因素!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2-12-07 22:40 浏览 : 8293 回复 : 61
  • 投票 1
  • 收藏 3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激情四射 编辑于 2012-12-15 21:18
  • • 调查:你们医院发年终奖吗?
楼主 fangyutao
fangyutao
心血管内科
铁杆站友

  • 27
    积分
  • 233
    得票
  • 482
    丁当
  • +1 积分
  • 2楼
论坛里排斥中医的有之,只信中医排斥西医的亦有之。我只是聊聊自己临床上一些思考,只求与有缘人谈论一二,不求争论。

一、个人对复方丹参滴丸的一些看法。

复方丹参滴丸是心血管常用中成药,本人不想讨论该药是否有循证医学的临床证据,亦不讨论其冰片的安全问题,仅就临床应用谈谈自己的理解。

1. 作为救急药,含服与硝酸甘油的异同
两者的相同点是起效快,可作为救急的药物,从缓解程度来讲,硝酸甘油力量强,但复方丹参滴丸对血压没有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对轻度、中度的心绞痛的疗效尚可,重度则就不见疗效。此时,硝酸甘油含化效果也差,必须加大剂量,同时还要配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如介入、降压、控制心率降低氧耗),因为这与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斑块的稳定与否有密切关系,单靠硝酸甘油是远远不够的,同理,复方丹参滴丸亦是。中医同道多指为,这是不辩证用药的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使用的范围较广,心脏神经官能症、食道炎、胃炎、肋间神经痛有时也有点效果,因为复方丹参滴丸的功用为活血化瘀、理气,所以无论何病引起的胸痛、胸闷心悸、甚至胃脘胀满含服丹参滴丸也多多少少管点用。这就是该药的优点,反过来看,也是被西医同道持异议的地方之一。

还需要指明的就是,出现胸闷含服硝酸甘油有效,要高度考虑冠心病心绞痛,而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有效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性也就50%左右,所以从缓解症状上反推冠心病,复方丹参滴丸就非常不可靠。
2.
2012-12-09 01:07
  • 投票 4
  • 收藏 2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今上午写报告遇到的,颅脑MR,您能看出几处异常?据说工作中很罕见!
楼主 fangyutao
fangyutao
心血管内科
铁杆站友

  • 27
    积分
  • 233
    得票
  • 482
    丁当
  • 4楼
2,复方丹参滴丸的“久服耗气”问题

血管病变不重的冠心病,天天连续服用该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缺血,甚至有可能稳定斑块,可改善慢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确实有改善。所以这一阶段不存在久服耗气的问题,相反会出现继发补气的作用,慢性心气虚的症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比如气短好转,步行距离增加)。

血管狭窄比较重,特别是90%以上,冠脉血流储备基本耗光,出现静息或者卧位心绞痛,这时扩冠作用不大,降压降低心率才是最主要的,因为血压X心率代表就是心肌耗氧量,所以这时即使复方丹参滴丸连续含服,效果也差,反而会因为耗气可能加重缺血症状。这不药物的副作用,而是医生的水平问题。
无论西医大夫,还是中医大夫,都分三六九等,

以前曾有人因为复方丹参滴丸的耗气问题,曾建议加黄芪,据说搞过一段时间,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是臆想出来的,血管狭窄到了90%,加黄芪也没用。个人感觉此类病患心阳虚比例高,用汤药调理,方方面面照顾的全一点,症状缓解就会快一点,病情稳定的可能性就大一点。

2012-12-09 01:29
  • 投票 8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死亡患者危重讨论怎么写?
楼主 fangyutao
fangyutao
心血管内科
铁杆站友

  • 27
    积分
  • 233
    得票
  • 482
    丁当
  • +1 积分
  • 7楼
二、 关于附子、半夏的剂量与毒性的思考
作为一名中医,特别是从事心血管专业的,无论如何都避不开附子、半夏,更避不开它们的毒性问题,在我院,处方上附子大于6g,半夏超9g,盖章是必须的。

下面谈谈本人对该药物毒性的理解。


附子毒性最怕莫过于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衰加重(乌头碱中毒),而半夏的毒性最恐怖的则是喉头水肿(天南星科常有)。对于附子、法夏的毒性,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炮制和煎煮法。当下火神派备受推崇,附子用量大增,再次掀起对其毒性的争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药物毒性,大家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只要煎煮得当,30-60g毫无问题。更甚者附子可达100g以上。有人则畏之如虎,决计不敢超量使用,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拿我科来说吧,就存在两个极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疗效出众,而且用药极其轻灵,附子不超12g,半夏不过15g,对此我曾请教过,给我答案是,她亲眼见过附子10g就乌头碱中毒差点致死的病例,那是很久以前我院外科的一个例子,当时还打过官司。因为她组织抢救,亲身经历过,所以受过强烈刺激,变得比较保守。我印象中看过一本书,就有著名汉方大家的学生服附子死亡的记载。而我同龄的两个专家,喜用附子半夏,附子60g家常便饭,而且经常配30g半夏,呵呵,我就没见出过大问题,顶多就有早搏增多的情况。



我经常在反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个人经验是否有“瞎子摸象”“小马过河”这样哲学层面上的局限呢?能不能给一个比较理想的解释呢?
2012-12-12 00:26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文献求助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