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2 | 主题:481038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科普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创】治咳喘虚实要细辨 小青龙寒咳建奇功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余老中医
余老中医
中西医结合疑难杂症专家门诊
铁杆站友

  • 11
    积分
  • 101
    得票
  • 151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8年零7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性咳喘最有效的古方,通过辩证加减,治疗慢支哮喘,有时效如桴鼓,尤其对那些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激素而无效者。痰白清稀,怕冷,舌苔白,舌体肥大有齿印,脉紧缩,如症脉不符,即以脉象为重,如有舌苔黄厚而干燋,舌质红绛,脉象洪大有力而外散,痰黄稠而粘滞,咽红肿痛等热性咳喘则不能用。发热不一定是热象,当然高热多是热象。

九三年夏天的某一天, 我正在急诊科上班, 呼吸科苏主任叫住了我: 余医生, 黎校长说你把他的病治好了, 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经苏主任一提, 我想起来了.黎校长名叫黎忠武,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 有多年的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心肺功能很差, 气候稍有变化都会引起气管炎发作, 甚至引起呼吸衰竭. 这一位老病号多半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经过我旳手就有三次呼吸衰竭而住院抢救. 最后一次住院时间是九二年十月, 经过治疗, 病情稳定后, 我说黎校长, 这样下去不是方法, 要设法提高抵抗力,减少发作才是上策,中医治咳喘有一定的效,可以一试。于是,我给予他辅以中药治疗。他的症状特点是咳喘痰多,以喘为主,动则加重,面白浮肿,舌苔白滑,脉象虚数稍带沉紧。证属虚喘,给予小青龙汤加味。拟方:麻黄8克杏仁10克甘草5克细辛3克干姜6克肉桂2克(焗)制附片6 克党参15克新开河参5克五味子10克麦冬15克苁蓉10克巴戟10克薄荷6克(后下)紫菀10克毎日一剂,水煎服,连服三剂,症状大减,精神大振,继续按此方加减,时加白术陈皮健脾理气之类,调理近两个多月,咳喘症状明显好转,体质也明显增强了,之后未再见过病人,至今有半年多了。病人病情只是好转,怎么是我治好了呢?带着疑问,我第二天走访了病人。最后我得知情况是这样:经过我二个月旳中药调理,病情已好很多,但患者旳医保关系在区人民医院,在我院看门诊报不了销,所以在区医院叫医生以我原来开旳方子为主,再根据病证变化而变方,吃了近五个月旳中药。现在身体很好,咳喘痰都没了,上五楼都没有气喘,现在每天都去公园和那帮老朋友玩,有时也打打太极拳,生活过得乐哉悠哉,前两天还碰了苏主任。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不易治愈,合併了肺心病治疗就更难了,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大多数医生做旳是:只重视急性发作期旳治疗,而勿视缓解期旳治疗。中医认为上医是治未病,即是在病未发作时,如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病不发作或者少发作才算高明医生。记得我们读大学时教科书,很重视疾病缓解期旳治疗,很多慢性病缓解期都有中医中药旳调理旳内容,新版內科学把这些內容基本删掉了。到了急性期,我们能够做旳不外抗炎解痉化痰止咳,抗生素,激素用多了对机体抵抗力是一种打击,炎症是控制了,但同时抵抗力也被削弱了,这又易引起下次感染,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病人哪有治愈之日?我们做医生的一定有这种意识,教育病人重视缓解期的治疗,只有增强病人的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才能根治慢支孝喘等慢性疾病。我从医二十多年,治愈过一些慢支哮喘病。只要病人能按我旳要求去做,大都能取得一定旳效果。体育锻练很重要,它能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生命在运动是永恒的真理,打太极拳最有效,它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我有几个病人在药物效果不理想情况下,嘱其坚持打太极拳,半年后哮喘不再发作。灵杆菌多糖针,卡介菌多糖针,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免疫能力,能按疗程坚持打二至三个月,可以减轻或预防发作,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提高其疗效。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性咳喘最有效的古方,通过辩证加减,治疗慢支哮喘,有时效如桴鼓,尤其对那些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激素而无效者。痰白清稀,怕冷,舌苔白,舌体肥大有齿印,脉紧缩,如症脉不符,即以脉象为重,如有舌苔黄厚而干燋,舌质红绛,脉象洪大有力而外散,痰黄稠而粘滞,咽红肿痛等热性咳喘则不能用。发热不一定是热象,当然高热多是热象。中医认为肺属金性清肃,脏体嫩娇喜温恶寒喜润恶燥,主纳气,朝百脉,以降为顺,脾是其母脏,肾是其子脏,其生理过程是:脾胃(土)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百脉朝布到肺(金)肺气下纳到肾(水),才完成其纳气的功能。则是土生金,金生水。中医认为,肺失宣降则出现咳丶喘,痰等症候,肺是贮痰之器,脾是生痰之源,肾虚不纳气则出现肾喘,这相当心肺功能不全了。治咳喘宣肺最为重要,肺气得以宣降,则气顺痰清。健脾化痰,培土生金。补肾纳气以求断根。小青龙汤中以麻黃,杏仁宣肺气,麻黄味辛性轻灵, 善走肺经, 最擅 宣 肺, 正如针剂麻黄碱, 能平喘止咳.,干姜,细辛,桂枝三味均属辛温香窜之品擅走肺经而暖肺,吴萸, 附子也属辛温之品, 为什么不用他们来温肺呢, 吴萸入肝胃经, 常应用来治肝胃经寒症如厥阴经性头痛吐痰沬, 寒凝中脘性腹痛, 或寒凝肝脉的妇女痛经. 附子质润味辛厚性沉降, 善补肾阳, 如有肾阳虚证, 也可应用。党参扶正驱邪..五味子敛昁气,麦冬滋阴润肺,组方十分精当. 临床应用时, 随证加减, 如有鼻塞流涕, 恶风寒, 肌肉酸痛等表症未解时, 要加薄荷柴胡紫苏解表, 有动则喘甚, 证属肾喘者(相当心昁功能不全者), 则要加巴戟, 苁蓉, 杜仲,之品补肾以纳气.

对呼吸道感染引起旳久咳顽咳, 小青龙汤有时会显奇效. 对于已使用抗生素无效旳支气管炎, 多属寒性咳喘, 我多用小青龙汤加减来治疗, 多有良效. 零七年, 我爱人学校吴校长的爱人, 患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二个月, 在龙岗某大医院, 市内某大医院都治疗过, 中药西药, 吊针理疗超声雾化, 都试过, 无效, 我爱人说我会治奇难杂症, 可以找我试一试. 笫二天他们就开车来平湖找我. 。. 我认真问病史, 做体查, 看资料, 脉象有明显的紧象, 辨证为寒咳, 用小青龙汤去党参加桔梗、川贝、化橘红化痰止咳。仍有鼻塞头晕症状加桑叶柴胡辛凉透邪以解表症. 水煎服, 日一剂. 第三天在校車上, 吴校长七岁旳女儿, 对我爱人说: 周老师, 你的老公好厉害啊, 把我妈的病一下子治好了, 她咳了二个月, 害得我没一天睡好觉. 我爱人学校另一位叫吴娟旳女老师也有类似情况, 也开车过平湖找我看病, 经辨证是热咳, 她旳病情特点是: 痰少而粘, 咳痰不爽,咽干微痛, 舌苔黄腻, 最重要旳是脉象浮滑, 所以治法以清宣理气, 止咳化痰, 拟方: 麻黄、桔梗、象贝、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竹茹、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 麦冬、沙参养阴润肺, 党参扶正, 五味子敛肺气, 桑叶薄荷轻透表, 引余邪外出。开好方后,告诉吴老师她属热感体虚余邪郁里,需慢慢疏解,需要长些时间。料不到,第二天,她打来电话说服两剂药后咳嗽已好了七七八八,后来得知共服七剂药病就全好了。

零八年,妇产科转来一位病人,这位病人要做人工流产,但支气管哮喘发作较严重,要求內科先控制好哮喘。病人有慢性哮喘史,以前少多发作,近两年发作较频,这次已发作二十多天,一直在用氨茶碱,地米及抗菌素,打针时有效,针水一过,则气喘又加重。按常规给予地米氨茶碱及气雾剂万托林解痉平喘,头孢噻肟抗感染,三天后病情无起色,即给予小青龙汤加开河红参大补元气,鹿角胶巴戟补骨脂补肾纳气,次日气喘大减,连进五剂,诸症悉平。

零九年二月十六日下午来了一位小患者, 陈某, 男一岁一个月, 住院号1232, 患儿因发热咳喘在儿科住院, 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予抗炎治疗五天仍高热不退, 咳喘无好转,双肺较多的干湿罗音, 医生建议转上级医院, 患者父母签字自动出院, 到急诊科来治疗。以往遇到这类病人,已经积极抗炎治疗效果不好者,如果象病房再点滴抗生素,效果可能一样不好,但辅以中药治疗,往往取得较理想的疗效,通过中医辨证为寒邪束肺,气血虚弱,治法以扶正驱邪为主,用小青龙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拟方:麻黄4克苦杏仁4克炙甘草2克川贝母2克(研未冲服)桔梗3克干姜2克桂枝2克白芍4克细辛1克党参8克当归4克白术4克五味子5克麦冬6克紫菀4克柴胡4克化橘红2克贰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0.6克点滴,第二日,体温正常,咳喘大减,肺部罗音明显减少,继续治疗三日,除仍有少许咳嗽外,诸症悉除。我带的实习同学学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她问我病人有高热不退、白细胞明显增高、双肺有干湿罗音应该是肺的大热证,为什么辦证为寒性咳喘呢?中医的寒热分型不是以体温高低来分的,一般来说高热不退的病人大多数为热证,对抗生素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高热病人辨证为寒证,这类病人虽有高热,虽有某个部位有明显的感染,或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很高,但这些病人多对抗生素效果不理想,部分病人点滴抗生素后会有寒战,甚至有类似输液反应的表现,但无大热证的口渴多饮,面红耳赤,小便黄赤,舌质红绛有芒刺,苔黄厚腻或黄燥焦干,脉洪大实滑等实热脉象,这类寒性高热病人必具有面色较晄白,舌质淡白或肥嫩有齿印,舌苔多薄白或薄腻而黄,部分病人因高热时间长而伤阴液而出现舌苔部分缺失,其脉象必是虚弱、乏力、细软,部分寒证严重的病人脉象呈紧缩之象。细辩舌象脉象就足可辩出寒热。中医治疗重在辨证施治,精确地分清寒热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假如是大热证而误用干姜肉桂附子之类大辛大热之品,无疑是等于在火上浇油,必徒生变证,所以遇到高热患者辩证为虚寒要用热药时一定要慎之。

在湛江工作时,我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家乡给老乡看病。我家就在湛江郊区,来去很方便。看旳病大多是慢性疾病,支气管炎哮喘旳病例不少,我的治疗方法只有开中药及针灸,采用穴位埋羊肠线有一定旳效果,由于成本低,老乡很乐意接受。穴位选大椎, 定喘, 风门, 肺俞, 大杼, 心俞, 膈俞, 脾俞, 肾俞, 命门, 足三里等穴位. 羊肠线用刀片切成1厘米长度, 放在75%旳酒精中浸泡以备用. 用一次性8号针头作埋线针, 要用牙科用旳钢线做针芯, 最好旳是用小号火针(把针头磨平) 做针芯, 像腰穿针一样, 埋线时把切好旳羊肠线从酒精中取出, 放在无菌巾中凉干, 几分钟后肠线会变硬, 就可开始埋线了. 把肠线放进埋线针管头部, 对准穴位插入肌肉内, 用力一顶针芯就把肠线送入穴位內. 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对于过敏体质特别是有青霉素过敏史者, 第一个穴位, 最好 采取切开肌肉埋线法, 观察一小时如无不适, 即可用前法埋线. 埋线作用机理很简单, 利用肠线慢慢溶解释放出来物质来刺激穴位, 相当针刺作用. 羊肠线是否引起过敏, 是我唯一担心的问题, 因为他毕竟是一仲异体蛋白.中药外敷穴位有一定疗效, 我应用 老中医田从豁用消喘膏敷贴穴位方法, 效果尚可. 消喘膏制备, 白芥子, 元胡各20克甘遂, 细辛各12克, 麻黄15克, 将上药研细末, 用时用生姜汁将上药调成稠膏状, 摊在5厘米塑料布上, 贴在背部的上述穴位上, 一般贴6小时, 起泡效果才好, 三伏天贴效果最好. 听说佛山市中医院有这项业务, 每年三伏天有成千病人来接受治疗.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2-11-03 22:27 浏览 : 1722 回复 : 3
  • 投票 3
  • 收藏 2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博士第三年,遇到极大的困难,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jchm
jchm
铁杆站友

  • 21
    积分
  • 6
    得票
  • 128
    丁当
  • 2楼
不错!学习了,中医真是奥妙无穷!
2012-11-05 15:3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普放病例分享31:X线虽有不足但有用,请各位上眼(1楼43楼已更新图像)
yongshi614
yongshi614
科室保密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9
    得票
  • 315
    丁当
  • 3楼
妙 学习了
2012-11-05 21:5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文献求助
jslyh0623
jslyh0623
中医内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20
    得票
  • 448
    丁当
  • 4楼
学习了,谢谢主任无私分享
2018-04-24 00:02 来自 iPhone/iPa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第一次临床实操,你还记得吗?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