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77 | 主题:456396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学术新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甘肃41名医务人员打通任督二脉 卫生厅长讲话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chenboDr
chenboDr
科室保密

丁香园版主

  • 264
    积分
  • 3023
    得票
  • 3498
    丁当
  • 71楼
现在事情发展和我开始预测一样,方舟子等反中医斗士开始热闹了........
题外一篇文章:
龙永图:精英都愿将孩子送到中国留学才叫影响力
据《扬子晚报》报道,昨晚,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在南京参加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名家演讲时,就“国际化人才与中国的软实力”话题畅谈个人观点,认为只有什么时候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送到美国和欧洲去留学,中国在世界上才具有真正影响力。
三个软肋解决了
中国才真正有影响力


  龙永图认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软实力”还跟不上我们的“硬实力”。举例而言,当不少人正在讨论什么时候中国能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他刚好在澳大利亚的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提出了三个问题,让他觉得仿佛一盆冷水泼在自己头上:

  “一、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去留学,而不是送到美国和欧洲去留学;二、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的电影、听中国音乐、阅读中国的书籍;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中国的品牌,而不是美国、欧洲的品牌。”龙永图认为,这三个问题确实击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只有当中国经济真正从软实力方面真正地和自己的硬实力匹配,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
所以,中医作为中国最原创医学成为世界潮流那一天,也许某些人该闭嘴了。
www.stnn.cc
2012-05-27 22:20
  • 投票 1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晚间病例-就扇了一耳光,患者就脑死亡了……
cxs3011
cxs3011
入门站友

  • -6
    积分
  • 49
    得票
  • -77
    丁当
  • 72楼
我看还是做个搭桥手术,直接连通吧
2012-05-27 22:2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须知
yixin1977
yixin1977
铁杆站友

  • 25
    积分
  • 117
    得票
  • 363
    丁当
  • +1 积分
  • 73楼
小顾营养
我能够理解小顾老师所说的错误,但是这个我们把它看做学术上的一种争论也不无不可,看到回复后我仔细看了相关内容,其中很多内容是客观的,有些与现代生物学、化学接轨的地方确实有待商榷,但这是一个声音,可以辩论,直接判错却有武断之嫌。

首先作为营养学讨论版和食品安全讨论版版主感谢您的重视与理解,您若有兴趣的话欢迎来我版交流。对于建议的对错是否有个判断标准?现在都讲循证,你所给出建议的依据是什么?相比之下哪个证据更有说服力?出于对植物性食物的提倡而得出“12岁以下孩子不应吃肉”的建议,其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课件的核心内容是真气运行法,至于吃什么健康,大家各自有判断标准,在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时代很难有定论。

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频出与信息愈发透明以及老百姓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事实上很多产品合格率都在逐年上升,几年前还不到80%,现在已经接近95%了。在绝大多数食物都没问题的情况下饮食结构才是决定健康的关键。

比如我认为吃肉很好,但确实很难找到安全的肉,市场上的都是用各种激素催肥出来的。

有些是谣言,激素难道不要钱?现在很多畜禽肉类生长周期短主要是品种的功劳,拿40天出笼的肉鸡来说,现在大多用的白羽鸡,没必要用激素。不过,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普遍,但也是有相应标准的。

我认为吃水果好,但水果中的农药,包括后期延长保存期所采取的手段都是有害的。

农药残留只要不超标就不用在意,目前抽样合格率在96%以上。不知道您说延长保存期的手段具体指的什么,反季节蔬菜常见的冷藏、植物激素催熟等手段都是对人体无害的。

我认为喝牛奶好,但牛奶中的成分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从牛身体挤出来的。

根据GB19301-2010《生乳》中生乳的定义: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所以如果你买的牛奶配料表中只有生乳,那按理应当是没有其他成分。就算有,会有1%吗?能叫“很大一部分”吗?不超标也就没危害。

我认为多吃菜健康,但是现在的应季蔬菜属于稀有货,多的是反季的,违背天时的,靠人工手段培养出来的。

大自然中植物生长是为了自身物种的延续,而不是为了给人吃的,播种、育种都是人工手段,医学不违背天时吗?

说到食品工业,人们说过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这个食品添加剂现在又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过犹不及。其实食品工业最根本的还是货真价实,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家?又有谁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添加剂?又有多少人在以工业品冒充食品添加剂?

“过犹不及”说得好,既不可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又不可掉以轻心。对于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都应当严格追责,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由消费者的喜好决定的,在一个不理性消费的社会货真价实的企业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

您作为一个营养师,请给我个建议,我该吃什么更安全?

什么都吃,按照膳食指南吃。






感谢小顾老师的逐条回复,试着回复一下。
首先作为营养学讨论版和食品安全讨论版版主感谢您的重视与理解,您若有兴趣的话欢迎来我版交流。对于建议的对错是否有个判断标准?现在都讲循证,你所给出建议的依据是什么?相比之下哪个证据更有说服力?出于对植物性食物的提倡而得出“12岁以下孩子不应吃肉”的建议,其后果不堪设想。


中医和西医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仁人志士希望把他们同样起来,但并不容易,还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于标准大家都很熟悉,现代多数人认可化验指标,仪器能够检测到的东西,我认为对于一个事物的判定标准应该由精通这个事物的人来拟定,很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仪器能够检测人体气的运行,但是虽然检测不到,却可以被修习者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当然有人认为是幻觉,但是身体感觉舒服了,二便正常了总不是幻觉吧,这个是可以记录的,有意者可以做这么一组实验,真实记录修习者修炼之前的身体各项指标,等练成后再测一次,看有没有差别,还可以跟踪上一年,两年,甚至5年。另外还要设置对照组。比较二者的差别就很容易判定是否有效。这个标准应该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比简单否定要强的多。对询证不是很了解,这个实验如果能够请询证方面的高手来设计,实施的话说服力可能更强。再有,为什么个人感受就不能作为标准呢?在食品行业对于风味的判定就是以感官作为标准的吧,只要肯于研究总能找到标准。
对于12岁以下孩子不应吃肉的问题我也不赞成。

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频出与信息愈发透明以及老百姓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事实上很多产品合格率都在逐年上升,几年前还不到80%,现在已经接近95%了。在绝大多数食物都没问题的情况下饮食结构才是决定健康的关键。

合格率确实在上升,但并不能说明现在95%的食品就是安全的了,其中有抽样代表性的原因,也有标准本身的原因,我们的标准也处在不断进步中,并且相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2010版药典实施之前,用从废皮子中提取的明胶生产的空心胶囊都是合格的。

有些是谣言,激素难道不要钱?现在很多畜禽肉类生长周期短主要是品种的功劳,拿40天出笼的肉鸡来说,现在大多用的白羽鸡,没必要用激素。不过,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普遍,但也是有相应标准的。

激素要钱,但比换回来的收益是合算点,不要只看某大企业的养殖基地怎么怎么样,那是给人看的,我们基本吃不上从那里出来的肉。

农药残留只要不超标就不用在意,目前抽样合格率在96%以上。不知道您说延长保存期的手段具体指的什么,反季节蔬菜常见的冷藏、植物激素催熟等手段都是对人体无害的。

关于标准的问题前边已经提过,不必再说,如果不仔细甄别,经常会买到裹着一层蜡的苹果、橘子、柚子、橙子等等。最近曝光的用六六粉和敌敌畏保存生姜的报道您肯定知道,还有甲醛白菜等等,怎么把它们和安全挂上钩?

根据GB19301-2010《生乳》中生乳的定义: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所以如果你买的牛奶配料表中只有生乳,那按理应当是没有其他成分。就算有,会有1%吗?能叫“很大一部分”吗?不超标也就没危害。

我是去牛奶厂看过的,市场上的纯牛奶必须要加稳定剂的,虽然不见得超过1%,这个是正常加入的。不说三聚氰胺,鲜牛奶作假的手段还有很多,因为有一批专家在研究国家标准,在创造标准检不出来的作假方法。说一个前几年的事,青霉素酶可能大家不熟悉,是用于含抗生素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用的,曾经有几家奶牛场购买,因为将这个酶加入青霉素超标的牛奶中几个小时后,牛奶就合格了。
大自然中植物生长是为了自身物种的延续,而不是为了给人吃的,播种、育种都是人工手段,医学不违背天时吗?

以前我们种植都是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季节安排种植的,植物生长多数是与季节变化有强烈相关性的,要打破其相关就必须采取措施,包括激素、农药等等便会大量使用。植物激素本身如果被人食用有很多是有害的,并非无害。象去年的膨大增甜剂。希望医学也尽量避免违背天时的手段。

“过犹不及”说得好,既不可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又不可掉以轻心。对于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都应当严格追责,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由消费者的喜好决定的,在一个不理性消费的社会货真价实的企业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包括现在大家是被蒙蔽的,如果真实告知其厉害关系,谁会选择有害的呢?逐利是商人的本质,但诚信才可长久。我虽然不愿意妖魔化食品添加剂,但它们确实经常扮演反面角色。它太需要强有力的约束了。

什么都吃,按照膳食指南吃。
谢谢你的建议,我在尽量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
2012-05-27 23:00
  • 投票 3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yixin1977 编辑于 2012-05-28 10:52
  • • 丁香晚间病例-拍胸片发现病人没有心脏?等弄明白原因也还是惊了
juflower
juflower
铁杆站友

  • 18
    积分
  • 20
    得票
  • 224
    丁当
  • 74楼
楼上的,我支持你的观点!
2012-05-28 09:3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