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6 | 主题:482893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民族医药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转载】中医在瑞士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dfxy2001
sdfxy2001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73
    积分
  • 479
    得票
  • 277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25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中医在瑞士

近几年来,中医在瑞士如雨后春笋,瑞士各大中小城市,几乎都有中医诊所,有些大城市甚至多达几十家。瑞士人对于中医的接受和信任孕育了中医诊所的蓬勃发展。

中医诊所的兴起大约要从15年前说起,当时开办中医诊所的是瑞士的一些医院和一些预知自然医学将走俏的西医,主要形式是从中国请来中医,在西医医院或者私人诊所中行医。

而这些中国来的医生,大多不懂瑞士当地语言,因此西医们为他们聘请了中文翻译。经过10来年的演变,现在瑞士的中医诊所的开办者,已经由当年中医诊所的中文翻译及自己有语言能力的中国中医及一些有生意头脑的华商所替代。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而弘扬中医精髓,维护中医美名的重任无形中落在了芸芸的瑞士中医诊所肩上。

大多数瑞士的中医诊所,以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过关的医术在瑞士民众中赢得了信誉。但是现在中医在瑞士的发展趋势看似有些“一发不可收拾”,这对于中医在西方的存在到底是好还是坏,不得不令人深思。

瑞士-中医的沃土

瑞士于2009年5月17日的全民投票中,将中医列入基础医疗保险,瑞士公民当时赞成这项动议的比例为67%,足以说明瑞士人对中医的认可和热衷程度。

然而对于中医列入基础医疗保险,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中医治疗的费用实际上并不是只要加入了医疗保险的基础保险就能得到报销。

中医诊所被归类为替代医学,在瑞士不属于主流医学。Roland Amrein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明确的解释:“中医纳入基础医疗保险,是指如果一个西医诊所采用中医手法治疗,那么费用由医疗保险公司负担。中医诊所中的治疗属于辅助医疗,费用必须要加入医疗保险公司的一个附加保险,才能在保险公司报销。”

瑞士对于入境行医的中医要求和审核标准非常严格,每位从中国来瑞士的中医都要出示学历、工作阅历的证明。尽管如此,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对于中医来说堪称一片沃土。

中医在瑞士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一门很严肃的科学,而现在在瑞士似乎在走商业化的道路。这也是中医目前在瑞士面临的一种危险。“尽管现在中医在瑞士未被列主流入医疗行业,是属于一种替代医疗,介于保健和医疗之间,但毕竟这是一个治病的机构。现在中医诊所越开越多,有的实际上并不具备办诊所的条件。因此瑞士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尤其是对于医生、医疗、行医的行为应该进行规范化,这样对病人有好处。”蒋教授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有些中医诊所老板一个人开办7、8家诊所,这样就必然会降低管理的力度,而保证中医在瑞士的良好名誉,对于蒋教授来说还是保证医疗质量。

另外一个中医在瑞士的问题,就是中医对于翻译的依赖,因为从中国过来的医生都具有多年的行医经验,医术也过硬,但是语言就是一个难点,所以他们对翻译的依赖性很强。而翻译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瑞士拥有一批优秀的中医翻译,他们在多年的从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知识和医学词汇。而有一些刚刚入行的翻译,德文水平也不过关,所以经常无法确切地表达病人和医生的意思,这对于中医的治疗非常不利。

另外的问题是医生的来源,瑞士现在对从中国引进中医专业人员有所限制,以前中医来瑞士工作,马上会得到B卡(瑞士发给外国人的居住证),早期来瑞士的中医都拥有这种证件。而近两年,瑞士只为中国医生发放一种临时居住证L卡,而且明文规定,一名中医在瑞士工作两年后,必须离开瑞士至少一年,才能再来瑞士工作。

不仅如此,中医诊所聘请大夫必须先在欧洲范围内寻找,如果找不到,才能从中国请,这为中医诊所寻找中医带来了困难。因此现在瑞士的一些中医诊所从英国引进中医。这些中医一般都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拥有英国居住证甚至护照。

维护中医名誉


中医在英国的走俏比瑞士要早,早在90年代初期,许多中医就前往英国工作。最初英国人非常接受中医,但随着中医诊所的越开越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中医在英国名誉受损,许多诊所纷纷倒闭,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医生纷纷前来瑞士谋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三年前开诊所之前,就是想把最好的中医带给瑞士。”China Health Institute诊所合伙人之一陈彦彦女生这样对swissinfo.ch说。这大概是所有开办中医诊所的人共同的心愿。

从诊所病人的反应上看,他们对中医非常相信,大多数人都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截至目前中医在瑞士拥有着良好的名誉,然而怎样维护这个名誉,让瑞士的中医不重蹈英国的覆辙,中医诊所的老板们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杨旭东,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发表时间 - 2011年6月22日 - 12:08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06-24 04:09 浏览 : 1652 回复 : 5
  • 投票 3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儿科夜班急诊
xxsl_2007
xxsl_2007
科室保密
丁香园中级站友

  • 256
    积分
  • 1060
    得票
  • 1279
    丁当
  • 2楼
呵呵, 看到中医能走出国门,在国外发展,总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不过就像文章里说的,如何把中医的信誉维持好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宁缺毋滥!

文章还说的中医还没进入“主流”,还只是“基础”“替代”,上升的空间的还是有的,就看如何发展中医了。

从这篇文章中感觉:作者认为有点商业化趋势,管理可能不到位,因此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建议,这我觉得也是必要的,还是就是语言啦,这也是我以前也想过的,中医的理念,我,好歹也是国人一个,看起来也是很吃力,如何翻译好我想更是个吃力的活。不知道翻译方面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翻译好了,我想中医在国外会有更大的空间!
2011-06-24 11:11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什么是藏象理论?
小马歪歪
小马歪歪
中西医结合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2
    积分
  • 437
    得票
  • 1844
    丁当
  • 3楼
本来今年3月我可以去瑞士伯尔尼的中医诊所工作2年的.因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再者觉得诊所的单打独斗也很辛苦.放弃了.瑞士中医需要副高职称.开办的诊所很多都是华人.老板并不懂中医.但他们知道中医的价值.瑞士中医诊所规模并不会大.有的诊所也就1-3个中医.需要配备相应的翻译.瑞士是德语国家.一般中医的英语基础拿去也起不了作用.工资待遇为6000瑞士法郎.相当于人民币3万6.但保险住宿饮食开销可能会用去一半.年收入都有人民币20万左右.

瑞士中医主要是针灸按摩理疗.会开中药的也不少.开得好的并不多.

现在我仍有一个大学同学定居了瑞士.2个以前的同事在瑞士工作.瑞士是个非移民的国家.移民很艰难.所谓定居也只是长期居住许可而已.不比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瑞士人口少.山地多.非常发达.城市都不会很大.人口也少.一个城市能上几十万就很大了.瑞士把中医纳入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能帮患者报销很大费用.所以患者仍是有基础的.

我的一个朋友.是我市中医针灸的王牌.常年去瑞士.2年一回.过几年又去.瑞士比较有福利保障.有保险的.基本不用怕出事.与某些欠发达国家不同.我另一个朋友反复去瑞士已经是10个年头.现在回来休息了.因为无法移民.都是去打工完又回国.长期居留的也有.不多.

瑞士很美.环境非常优雅环保.山地风景.景色奇特多彩.因为从无战乱.国家治理得很好.属于非常发达和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
2011-06-24 22:50
  • 投票 3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表汇总心电图危急值 | 技能必备
小马歪歪
小马歪歪
中西医结合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2
    积分
  • 437
    得票
  • 1844
    丁当
  • 4楼
瑞士中医使用的中药是我们现在某些医院开始使用的颗粒.台湾人称为科学中药.不是饮片.也不需要熬煮.直接开水冲服.效果还是可以.剂量只需要饮片的10分之一即可.药材还是有保障的.按摩针灸都比较昂贵.看一次病.患者需要大概200瑞士法郎.
2011-06-24 22:5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变了,事关医生的钱袋子,速看!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