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62 | 主题:481417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科研教育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给您七年时间,您会如何培养一个好的中医师?(中医教育)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7
    得票
  • 975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30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如果给您七年时间,您会如何规划和培养一个刚入学的年轻学生,在他们硕士毕业的时候会是一个好的中医师,能考过执业医师资格,同时西医的基本技能也不能少,至少到医院急症接收处理病人应该没问题。

欢迎大家就七年时间的课程,中西医比例,外语课时比例,中医经典学习·····只要您觉得对培养好的中医有益的建议都可以提。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03-25 16:40 浏览 : 18598 回复 : 191
  • 投票 8
  • 收藏 57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 妇儿联动 # 启动期,作为妇产科/儿科医生,你有哪些问题,想请教对方?
楼主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7
    得票
  • 975
    丁当
    热
  • 2楼
我先抛砖引玉,个人不成熟意见,仅供参考

谈谈这些天的一点思考,希望能让师弟师妹们少走些弯路

一、入学选材

1、是否可以设置入门门槛,条件:喜欢中医,相信中医

2、是否可以给中医爱好者转入正规院校学习的机会

二、中医思维的养成是关键

特别在入学之初,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之间的矛盾会凸显出来,这时候需要花大力气在培养中医思维上。

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经典应该是必修课,英语可以作为选修课。

可以考虑设置中医经典的四级考试或者六级考试,取代英语等级考试。

课程的前4年或5年基本以中医课程为主,后两年适当加一些西医课程。

ymg2000在下帖中已有精彩论述

http://zhongyi.dxy.cn/bbs/topic/19657590?tpg=1&age=0



三、中医一定要学中药,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有机会还要上山采药,学会辨识中药真伪优劣。

学一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

中医中药不可分。

四、重视临床,可否在7年学习中,多次设置实习见习课程,学2年,见习一下,再学2年再见习实习,穿插进行。

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五、中医的五脏六腑不同于西医解剖学的概念,这一点也需特别强调。

想到再补充
2011-03-25 17:19
  • 投票 4
  • 收藏 1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临床要不要去做超声,超声科待遇怎么样?
ymg2000
ymg2000
科室保密

丁香园荣誉版主

  • 183
    积分
  • 859
    得票
  • 795
    丁当
  • +1 积分
  • 热
  • 3楼
我的看法和豆爸有点出入。
一、入学选材

1、是否可以设置入门门槛,条件:喜欢中医,相信中医-----个人觉得这条就 不必了,连中医疗效都不知道怎么去喜欢中医相信中医。我相信兴趣是靠培养的。

2、是否可以给中医爱好者转入正规院校学习的机会------这个很支持,还是有很多中医爱好者希望系统地学习中医,也包括很多其他专业的。比如一个好的西医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例需要中医治疗的,想系统学习中医,又没有很好的机会。他们学习的信念一定会比一般人要强烈。

二、中医思维的养成是关键

特别在入学之初,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之间的矛盾会凸显出来,这时候需要花大力气在培养中医思维上。----个人建议先学中医。

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经典应该是必修课,英语可以作为选修课。---如果是中西医专业我想英语应该是必修课。因为西医需要通过英语去接触前沿科技,而中医在没有找到和现代科技兼容的手段之前,可以先放一放。如果中西医放弃了英语等于放弃了1/3西医,中医被绑手绑脚干了30几年,个人也非常不希望西医出现同样的问题。出去后西医的技术老落在人家后面,要干就得干过人家,西医知识不落下,同时又能发挥自己中医的特长。

可以考虑设置中医经典的四级考试或者六级考试,取代英语等级考试。-------中医经典和医德一样,考试是靠不出的。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四大经典无疑是必修课,但要领会却不必急于一时。领会多少是多少,重要的是你有学习经典的欲望。以前在爱爱医有个版主,他就看伤寒论,每年看一次,随着在临床上的积累,每年领悟的东西都不同。个人基础不同,学习同一本书达到的效果可能也不一样。有学习的动力才是关键,而学习的动力来自对中医的兴趣,对中医的信心。个人觉得对经典体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急于一时,还是以培养兴趣为主。特别是你在临床上用伤寒论的方子,这家伙,两天搞定,不用说自己也会去学习,再说短时间内你也不可能有很多对经典的感悟。

课程的前4年或5年基本以中医课程为主,后两年适当加一些西医课程。

如果有七年时间,个人建议前三年半为纯中医,理论知识两年,临床一年半。而临床是最关键的,因为在临床一年半中,你要把前两年的中医理论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中医思维。更重要的是临床培训基地和好的老师越来越少。这点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至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一旦中医思维形成后,学多少西医多少英语都不会有问题。其实中医考核也非常简单,规定独立看两个病人,写好病例包括分析思路,带教老师看看这个病例有没有中医味。如果没有推迟半年学西医。一定要严格把关每个学生具备独立的临床能力才能出师学习西医。一定要宽进严出。要不然宁可重学三年,也不要放过一个没有独立临床能力的学生毕业。

三、中医一定要学中药,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有机会还要上山采药,学会辨识中药真伪优劣。

学一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

中医中药不可分。--------除了中药还有针灸,个人在临床上的体会,针药是不能分家的。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嫌中医疗效比较慢。但事实上针灸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我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一胃脘痛的患者,刚开始不想服中药,说效果太慢,叫我给开店中成药,我说我给你试试针灸吧。就一针。他同意了。我扎了足三里,过了两分钟,我说还疼么?患者愣了。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东西。针灸也是中医不可缺的分支,掌握得好以后在临床可以迅速积累信誉。这点我学中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现在我明白了。跟大家分享一下。

四、重视临床,可否在7年学习中,多次设置实习见习课程,学2年,见习一下,再学2年再见习实习,穿插进行。

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怎么去设置独立临床这是个问题,因为刚学习时是没有执业医师证的。培养的基地和老师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2011-03-25 19:22
  • 投票 8
  • 收藏 8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ymg2000 编辑于 2011-03-25 19:32
  • • 2021年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病例讨论(东方医院提供,1.27线上讨论揭秘)
wangjo731
wangjo731
针灸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258
    积分
  • 1649
    得票
  • 2055
    丁当
  • +1 积分
  • 4楼
开心豆爸
欢迎大家就七年时间的课程,中西医比例,外语课时比例,中医经典学习·····只要您觉得对培养好的中医有益的建议都可以提。


3+5的针灸小硕,谈下看法。

7年时间,对于一个医生的成长,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首先,现代社会身为中医,如果走纯中医,一点西医也不学,个人是绝对反对的。西医要学,如何学?

常见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疾病的预后,这个是学习西医所要注意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有些急症的西医处理。学这些的目的,一是更好的与同行沟通,更好的和病人沟通,二是为了医疗安全。

但身为中医,要清楚,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中医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自身得不可替代性。

具体学习课程安排,中医还是要以经典为主,但具体是四大经典还是明清医书,要根据具体情况,但切记,经典的学习绝对不能脱离临床。

外语课一定要开的,但不能搞一刀切,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英语,并且相信自己今后不可能用到英语,那么干脆让其学医古文好了。具体操作可以将外语作为选修课,但原则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去选修外语课。

关于西医的比例。其实在校学习,比例这个玩意意义真的不是太大。37开、46开、55开我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作为大学生,自学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仅仅是课堂上的增加点课时或删除点课时解决不了问题。
2011-03-25 21:55
  • 投票 5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吐槽一下职称晋升吧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