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10 | 主题:456325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药天地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交流】我的用药经验系列之麻黄篇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主人
中医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80
    积分
  • 2959
    得票
  • 2552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8年零33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有战友建议,组织每味药物用药心得交流,建议很好,现开此系列贴,欢迎大家交流,交流内容暂定以下几个方面:
1、你对该药的认识
2、常用的配伍以及禁忌
3、用药剂量的体会
4、独特的用药心得
请大家多谈自身体会,哪怕只是一点一滴也是可贵的,尽量不要百度后转帖,优秀发帖积分奖励。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01-12 00:01 浏览 : 8057 回复 : 59
  • 投票 4
  • 收藏 2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任之堂主人 编辑于 2011-01-12 09:42
  • • 丁香早知道 - 12.3 | 18岁女孩来做人流,只说了一句话主任崩溃了!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guyunliuxu
guyunliuxu
针灸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147
    积分
  • 1192
    得票
  • 3267
    丁当
  • +1 积分
  • 2楼
一点浅见抛砖引玉
我记忆麻黄的要点发汗、利尿、平喘
古代用法:去浮沫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对浮沫的一点思考:个人认为浮沫是以下成分:1、植物生长、加工过程中附着的风尘及加工碎末2、麻黄所蕴含的油性物质因其质轻,最先煎出,兼之油性不溶于水上浮为沫,这一点可以从煎煮麻黄刚沸时浮沫最多,敞开煎煮浮沫逐渐减少因其油性随水蒸发之故。从以上两点推测古代去浮沫的含义:古代药材因环境关系其附着风尘可能 较现代较少,故去浮沫为去除麻黄中的油性物质,现代研究所说之挥发油也。挥发油气质最轻,易于达表,会刺激人的腺体分泌,因此其目的主要是减少其发汗作用。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中有平喘重要物质,故推理如果患者体质强壮以喘为主是否可以不去浮沫(此点没有验证仅为推理)
对本经描述的理解:《本经》:主(当为太阳证,非现在之中风)中风、伤寒头痛,温疟(不解)。发表出汗,去邪(寒邪产生的)热气,止咳逆上气(喘咳),除寒(畏寒)热(发热),破坚积聚(个人经验理解为现在的关节肿胀等结缔组织病变包括肺间质病变及纤维化)。
个人用药体会及范围:
1、脊髓、脑的变性疾病、脑血管病恢复期:此点主要结合现代研究形成的,我对于痰湿寒於较明显的此类患者,处方中会少佐麻黄,引药作用于神经中枢,同时辅助方药散寒於痰湿,这类方剂中麻黄去浮沫久煎量小起辅助作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2、类风湿及结缔组织病:辨证同上阴邪体质,用量稍大,方法同上。
3、肺间质病变及肺纤维化所致之喘:辨证同上阴邪体质,用量稍大,方法同上一般配合一些活血药物如丹参(肺心一体)。如患者有虚损表现配合补肾纳气之药。
4、因为是神经内科,外感接触不多,且为年高患者,所以没有多少应用经验。
我的临床应用禁忌:
心功能3级以上的患者禁用
地高辛服用者禁用
心房纤颤者禁用
年龄大于70基础疾病较多者慎用
无阴邪者从不用。
另:麻黄的发汗、利尿作用对阴邪所致心功能不全(1-2级少部分三级)来说很完美,配伍好了可以立竿见影,但注意顾护心阳因久病心阳不足防止太过,初次应用时应由有经验者把关,不可轻试,注意配伍。
再另:最近正在考虑多发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其斑块应该也算坚结,正在思考痰湿淤血较重的患者的麻黄应用的可行性,如哪位战友有经验请不吝赐教。

以上一点浅见欢迎大家拍砖!
2011-01-12 10:07
  • 投票 4
  • 收藏 3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guyunliuxu 编辑于 2011-01-12 10:12
  • • 这个胸痛不简单!
zhensuccess
zhensuccess
呼吸科
铁杆站友

  • 49
    积分
  • 77
    得票
  • 385
    丁当
  • 4楼
1、对该药的认识
a. 发汗第一要药;b.宣肺平喘;c.行气利水消肿;d.活血散瘀。
麻黄不止能散肺部寒邪,五脏六腑皆有毛窍,非独肺,因麻黄俊猛之性,可宣散五脏六腑之气以用之。
2、常用的配伍以及禁忌
常用的配伍: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
伤寒论里麻黄汤禁忌共9条——咽、淋、疮、衄、血、汗、寒
结合实际应用体会,此种情况,要慎重使用或不用麻黄:正虚(阳(气)虚、阴(血)虚、阴阳两虚)
3、用药剂量的体会
小儿用药少量即可取得实效,一般不超过3克;老年人用药量也宜少,一般不超过9克,部分患者用药9克也出现心慌。体制壮实之人可用至20克(撇浮沫).如患者出现心慌,可兼用蝉蜕10克制之,有一定效果。
4、独特的用药心得
孙某某,男,65岁。
主诉:咳喘20余年,加重4天。
现病史:患者有慢支病史20余年,咳、痰、喘反复发作,而尤以冬季为甚。4天前因受凉咳嗽,痰色白量多质稀,喘而不能平卧,伴有畏寒发热,无汗,胸胁满闷,下肢浮肿。
查体:苔白滑,脉浮紧。
辨证: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治法:外散风寒、内化里饮
方药:小青龙汤。
麻黄9g,芍药、半夏各l0g,干姜、细辛、五味子各3g,炙甘草、桂枝各6g。水煎服,7剂。
治疗效果:服7剂症去大半,减麻黄为4g,桂枝为3g,续进10剂症状悉除。
2011-01-12 12:42
  • 投票 4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热议——广西乡医熬制“长生液”,称喝了能活120岁!
wangjo731
wangjo731
针灸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258
    积分
  • 1525
    得票
  • 2045
    丁当
  • 5楼
以前我在沿海学习,刚去时候发现当地中医院的医生治疗外感咳嗽,都不怎么喜欢用麻黄,敢用的也不过5g左右。我的老师则不然。跟导师一段时间后摸出了规律,一旦辩证为外感风寒的咳嗽,哪怕他舌像有热像,也可大胆用麻黄。

基本方为三拗汤合小青龙化裁。

麻黄9g 杏桃仁各10g 炙甘草6g 干姜6g 细辛3g 法半夏10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酌情加减:痰多而黄可以加鱼腥草30g;咽痛明显加大力子12g;咽痒明显科地龙10g蝉蜕6g。

2年半下来,临床上遇见的咳嗽起码90%都是外感风寒,银翘散、桑菊饮等方用的次数有限。

个人体会,希望诸君不要一见到舌苔黄厚腻就认为是风热之像,惧麻黄如虎。三拗汤主症说的很清楚,是外感风寒郁而化热。
2011-01-12 13:22
  • 投票 4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