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25 | 主题:483022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科研教育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中医研究系列专题之三~营卫 [精华]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王不留行zdh
王不留行zdh
内分泌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6
    积分
  • 203
    得票
  • 973
    丁当
  • +3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12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内经》对营卫的认识,突然显现的,竟然是公理这个名词。

所谓公理,就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检验、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客观规律。1) 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2) 某个演绎系统的初始命题。这样的命题在该系统内是不需要其他命题加以证明的,并且它们是推出该系统内其他命题的基本命题。http://baike.baidu.com/view/326184.htm

就如牛顿运动三原理、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一样,营卫和谐是《内经》对生命认识的公理,是《内经》其他定律、概念规律推演的基础,是指导养生、辩证、治疗、预后判断的基本准则。阴阳者,天地之道,营卫应人身之阴阳,是人身之道。《内经》洋洋十一万字、中医浩瀚两千年,如此宏伟的理论大厦,竟因此一简简单单的公设而不断推演展开。

营卫为什么是而且必须是和谐的?《内经》没有说,只是说“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审查卫气,为百病母”,《难经》也没有说,只是说“荣卫通行,此其要也”,《伤寒》也没说,只是说“子之所闻,道之根源,荣卫流行,不失衡权”。衡是什么啊,就是秤杆,权是秤砣,秤杆和秤砣的比喻,很有动感,真是太妙了!大家都不说,都是把它当做一个先验式的公理而理解,不要问为什么,只要遵从就可以了,呵呵。

现在科学发展了,知识的积累逐渐丰富,我们有可能从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公理,我所得到的,就是:这个公理简直真是太***的绝了,这会是哪个聪明卓绝的脑袋才能想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呢!知识越丰富,越对它佩服的五体投地,无法言说。

2007年,偶尔的一个机会,在我写作营卫书的间隙,我听到了哈佛医学院Hotamisligil教授的一个演讲,http://endocrine.dxy.cn/bbs/topic/9822162,我才知道,原来慧眼独具者不只一人,西方也已经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大量的数据积累后,重新回到了营卫和谐的门口。爱因斯坦说的对:真理总会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的人重新刻勒。即使是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这可不是一般的牛人,几乎每年都能在science、nature上看到Hotamisligil名字的文章。他显然也很珍爱自己关于营卫和谐的理念,在不同的文章里,不厌其烦,甚至话都不大改,反反复复的说。他可不知道,中医早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一个宏伟的理论大厦,真不敢想象,他知道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中医对营卫的研究方式是明显和西医不同的。如果把这个方式命名个时髦的名称,那就是现在所谓的复杂性科学,中医对营卫的研究方式和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可以说是息息相通。通过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就可以进入《内经》的视野,《内经》营卫的一招一式,都给人启迪和震撼,联想到这是几千年前相对低下的科技水平下创造出的成果,这套理论简直是个奇迹,不过已经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奇迹了。

http://zhongyi.dxy.cn/bbs/topic/12037346
版主开心豆爸留言:
“营卫”这个话题也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欢迎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10-30 20:32 浏览 : 11414 回复 : 185
  • 投票 8
  • 收藏 5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王不留行zdh 编辑于 2010-11-01 21:18
  • • 文献求助
楼主 王不留行zdh
王不留行zdh
内分泌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6
    积分
  • 203
    得票
  • 973
    丁当
  • 2楼
我曾常常疑惑于为什么中医能在两千多年前能建立这么优美而高妙的理论,《内经》矗立的高峰,后世两千年,几乎只能仰望,再也没有人能超出或者仅仅是达到《内经》理论所达到的高度。我所看到的,科学并不是如书上所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中医绝不是这样。我相信自己并不是盲目崇古者,可是《内经》所展现的对大自然伟大的探索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品格,理论体系的简洁和和谐之美,又不由使我对它怀有敬仰和畏惧之心,不敢亵渎。

直到读到了朋友杨昉的《黄帝内经和爱因斯坦》,这个谜团才稍稍得以舒展。在此我鹦鹉学舌,说说杨昉的创造性的认识,我觉得是可信的,至少是可以理解的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35183.shtml

归结来说,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1.早在3000年前的周时,曾建立比较完善的医事制度,医生由国家供养,有一定的专业分工和明确严格的考核。国家供养制度保证医生不用为饭碗发愁,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医学研究,医生之间不存在生存竞争,保证了当时医学理论和经验的交流,考核有利于医生致力于提高医术,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医学理论流派的争鸣,从而促进了当时医学的繁荣和发展。

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食医@
《内经》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说明当时存在不同医学流派的争鸣

2.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说明当时三世以上的医生家族是很多的,医生家族的聚集和讨论对医学这门经验学科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么多的医生家族反复的经验不诞生理论反而让人觉得不正常。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思想自由争鸣、哲学科学都大繁荣的时期,为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立准备了很好的社会背景条件。

而且,从《内经》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我们的祖先有一种伟大的向大自然不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黄帝几次谈到要“浑束以为一”绳墨什么的,就是要发现医学中的共有的规律,希望把零碎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冲动,《内经》中确实也使用了当时所能想到的各种研究方法,这在《内经》中都有记载,如观察、解剖、演绎、归纳、类比等等,另外,古代的医学研究有一样是现代不能比的,那就是当时医学的研究似乎还不大受伦理道德的束缚,可以自由探索。当然,营卫的伟大创造只能归因于天才的头脑了,不知名的天才,呵呵
2010-10-30 21:01
  • 投票
  • 收藏 2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王不留行zdh 编辑于 2010-11-01 21:20
  • • 山东一乡镇卫生院院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楼主 王不留行zdh
王不留行zdh
内分泌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6
    积分
  • 203
    得票
  • 973
    丁当
  • 3楼
为什么内经以后,中医理论研究反而走了下坡路呢?很显然,儒家礼教束缚了,解剖不让了,也没有更先进的令医学进展的技术诞生,研究方法比原来还少了,大家都皓首穷经,以注疏为务,哪能有什么大的发展?不以讹传讹就不错了,也不排除有一些小的发展,尤其临床上完善很大,理论上就不好说是进步还是其他。

好就好在以后发明了印刷和造纸,以后的书倒是容易保存下来。而《内经》那个辉煌的医学时代,我们只能从现在流传的点滴窥见一斑,绝大部分都散失了。

科学的发展并不总是从低级到高级,文化的传遗、技术的进退、社会环境的制约,有可能使科学后退,而后人有可能又得一遍遍从头再来。幸亏《内经》得以历经战乱流传下来,有了《内经》,才有了中医。
2010-10-31 00:0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规培还是工作?
楼主 王不留行zdh
王不留行zdh
内分泌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6
    积分
  • 203
    得票
  • 973
    丁当
  • 4楼
为什么营卫和谐会成为人体或者说生命的基本属性呢?《内经》没有说明白,只是作为一种超乎先验的公理假设,现代知识更加丰富了,我们可以结合杂七杂八的知识简略的说一说。最可能的解释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迫于自然选择的压力,有机体和微生物长期生存斗争,营卫相互作用自主优化的结果。

从进化观点上说,生命的组织其实是在不断与细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据推测:大约35亿年前,细菌和蓝藻植物出现。细菌是寄生体,需要与其寄生的动植物细胞争夺营养物质而生存。植物是自生体,光合作用赋予植物稳定的能量来源。相比而下,动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不但需要能量用于自身的成长和维持,而且,动物的活动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而,动物和细菌的能量争夺战就显得更加激烈和迫切。http://www.stdaily.com/other/dzkj/2009/0614/8-1.htm

然而,动物能量的来源,却不是依靠自身,而是需要摄取其他生物而生存,也就是说,动物的食物本身就附着大量的细菌。如何在摄食过程中既保证自身获得的充分的养分,又有效避免细菌的侵袭,这是动物保证自身生存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进化的起始,营养代谢和防卫免疫的建构和过程就紧紧捆绑在一起,成了生命体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的防卫机制,同时,它也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获取营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变形虫吞噬细菌的取食过程,和现在巨噬细胞吞噬微生物的过程非常相似。无脊椎动物的防御功能表现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

伴随着生命的进化,多细胞生物产生,器官功能的分化,营养代谢和免疫系统随生物种系进化而逐步完善。营养和防御功能的承担也呈现出专门化的趋势,脊椎动物门逐渐进化出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进而发展出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分化越来越复杂,营卫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完善,营养代谢和免疫防御协同的核心机制却一直是机体组织和演化的基本原则。

从发育过程来说,人生命的个体是由一个受精卵不断分裂发展而来,在器官、组织分化发育的过程中,营卫和谐依然是决定机体组织的核心准则。到了成年,虽然整体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营卫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却一直在不停的进行、变化,贝塔朗菲说过:“所谓结构,不过是过程流的横断面”,营卫和谐的机制贯穿于生命过程流的全程。“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营卫和谐的瓦解代表生命过程流的终止。
2010-10-31 12:47
  • 投票 1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王不留行zdh 编辑于 2010-11-01 16:09
  • • 中年男性,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典型病例,送分题,已公布病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