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8 | 主题:482806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学术新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转载】人民网-《人民日报》:“有毒”中药能治癌吗 中医发展要与时俱进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asdf159jkl
asdf159jkl
公共卫生科

丁香园版主

  • 263
    积分
  • 4254
    得票
  • 2.3万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13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如何把中医药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翻译成现代生命科学能够理解的“语言”,是中医面临的紧迫任务

  近日,在第十一届全国血液学会议上,陈赛娟院士报告了一项最新成果: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直接作用于CBL基因,这就意味着,三氧化二砷同样可以应用到与此相关的肠癌等多种肿瘤。

  砒 霜通常被认为是“毒药”。三氧化二砷是传统中药砒 霜中的主要成分,如今被血液肿瘤学界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里程碑式药物之一。原因在于,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进而用现代医学方法阐释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很多人往往以某个单一成分是否有毒来判定中药材是否有毒,这是欠科学的。

  其实,中医对中药毒性早有认识。1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将中药分为上、中、下品,并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明代的《本草纲目》更将有毒中药细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在中医里,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明代名医张景岳认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

  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即以有毒中药治疗沉疴大疾。人们熟知的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都可引起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它们又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药。中医临床上用“毒”之妙,在于增效减毒、趋利避害,中病即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合理使用就可以规避风险,毒性在相当程度可以克服的,且能变害为宝。如配伍讲究“君臣佐使”,“相使相须相畏相反”,“七情六合”,还有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等。此外,有毒中药可以通过独特的炮制方法减毒。如生半夏有毒,但用生姜、明矾炮制后,其毒性减低,止呕效果更好。可见,中药的“毒性”恰恰是其一大特色,如果完全无“毒性”,恐怕疗效也就衰减了。

  当前,如何把中医药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翻译成现代生命科学能够理解的“语言”,是中医药面临的紧迫任务。例如,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机理的阐明,为科学解释中医治疗提供了契机。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提出,希望能够以砷剂这一成分简单清楚的中药作为研究范例,探索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语言,来描述复方协同治疗、以毒攻毒、祛邪扶正、辨证与辨病等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内涵。

  中医要想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不断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才能为人类健康创造更多福祉。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10-16 21:33 浏览 : 2088 回复 : 24
  • 投票 7
  • 收藏 7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经验分享】要就业了,工作单位怎么选?
豆腐心
豆腐心
内科
常驻站友

  • 6
    积分
  • 79
    得票
  • 139
    丁当
  • 2楼
看来聪明的人们最终会明白这些简单的中医道理了,呵呵,真不简单,厉害。
2010-10-16 23:3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ENDNOTE
aibell
aibell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0
    得票
  • 14
    丁当
  • 3楼
院士真牛,花了多少万研究出来的啊!有空研究一下喝凉水都塞牙缝,喝开水同样也会死人的机理吧。
2010-10-17 09:0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逃离东北也许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418
    得票
  • 976
    丁当
  • +1 积分
  • 4楼
asdf159jkl
  ●如何把中医药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翻译成现代生命科学能够理解的“语言”,是中医面临的紧迫任务
  当前,如何把中医药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翻译成现代生命科学能够理解的“语言”,是中医药面临的紧迫任务。例如,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机理的阐明,为科学解释中医治疗提供了契机。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提出,希望能够以砷剂这一成分简单清楚的中药作为研究范例,探索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语言,来描述复方协同治疗、以毒攻毒、祛邪扶正、辨证与辨病等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内涵。

  中医要想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不断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才能为人类健康创造更多福祉。


这是高水平的研究中医。
中医的发展需要深入的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两者应互补,而不是仅仅偏重于肤浅的研究中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医学,非要用西医的模式来研究中医,最终是学中医的不知中医该怎么学,学西医的更不相信中医。
而目前大部分所谓的中医药科研基本是用西医的模式研究中医,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中医中药不符合西医的理论体系。
而有些依赖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论文获得硕士、博士、主任、教授、大学校长甚至所谓院士,掌握着这个行业的科研话语权,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耗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的科研成果根本上对中医临床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反作用。

“研究中医药的方法学”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的分歧,“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这两者貌似只是顺序区别,实质天壤之别,主体和核心不一样。在目前没有公认哪条路更好的时候,也许都可以试一试。在苦苦反思自己十几年的中药科研之路的时候,我还是回到了原点:中医中药不可分,中医研究才是推动中医药临床学术进步的核心和动力。

谢谢asdf159jkl兄对中医版的关注

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的若干思考
http://zhongyi.dxy.cn/bbs/topic/17967243
2010-10-17 16:59
  • 投票 3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过个年,因为收入受到了暴击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