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8 | 主题:482972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学术新闻
该话题已被锁定 - 巍子 , 2010-05-07 01:08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锁定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共享】朱清时院士谈中医:复杂体系的结果不一定能够重复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flying_blue
flying_blue
常驻站友

  • 6
    积分
  • 116
    得票
  • 112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303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今天,我获得了“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度新闻人物”这个称号,一方面感到十分荣幸,另一方面心里又十分不安。因为我对中医药学知之甚少,特别是在在座的这么多中医界的专家学者面前,我只是像一个刚进小学的学生。我把自己获得这个称号这件事看作是当前大家都希望促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的表现。因此,借这个机会,我想再向大家谈一谈我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过程。

最先是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观察,知道中医治一些病是确实有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使我相信,中医包含有至今科学还未理解的真理。

1979年我出国学习,意外地发现在西方国家中最受欢迎的中国学者,不是我们这些学数理化的,而是学中医的。我在英国剑桥大学时认识一位我国学中医的访问学者,他被普茨茅斯大学药学院用高薪聘请,去帮他们把《本草纲目》翻译成英文,然后把各种药用植物的英文名称和实体找出来。那时我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之一——中医,在国外很受重视。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也就是七八十年代,中医被认为是落后的、甚至是迷信。我在西方国家学习时的感受,反而是国外比国内更重视中医。

与此同时,我在国外发现世界上很多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丢掉了,他们“美国化”了。除了他们的皮肤和家谱可以告诉他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他们的民族特点都不存在了。那时我就在想,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是否可以避免在现代化时被丢掉的结局呢?当然,那时我对中医还没有较深入的理解,还认为中医是纯粹经验的,是一种说不出道理的东西,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后期。

我是从事物理化学研究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物理化学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名叫“非平衡态体系的动力学”。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对这一领域作出了重要贡 献,他因此在197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八十年代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这个理论,我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从这个理论开始的。这个理论是针对现代主 流自然科学的一个大漏洞而创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现代主流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它认为世界走向混乱无序是不可避免的。按这一定律,如果一个鸡蛋打碎了, 这个鸡蛋绝不可能再复原,这类过程是不可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近几百年物理和化学发展的 一个必然结果,它和我们周围的现实矛盾很尖锐。在现实世界中,土壤里杂乱分散的各种元素和营养物质可以不断在植物体内聚集,把混乱无序的东西不断组装成非 常有序的结构。我们周围充满了生命,而生命过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反,生命在不断地把无序的东西组装成有序的,把混乱的组装成很精细规律的结构,这就是热 力学第二定律和现实发生的矛盾。普利高津提出,问题出在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一个未引起大家注意但是很关键的前提,就是只有对封闭的体系这一定律才存在。然而 世界上没有任何体系可以真正封闭起来,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其他事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分割开来,就可能丢掉了不显眼但又至关重 要的东西。这就造成热力学第二定律推论出“热寂说”,即整个宇宙最终将冷下来,什么活动都没有。科学家们不愿接受“热寂说”,然而却无法对这一错误推论作 出解释。普利高津的理论中关键一条就是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紧密彼此相连的,分割就丢掉了不显眼但至关重要的东西,而丢掉了这些东西就可能产生谬论。普利高津 因这一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于是就诞生了一门新科学,就是“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在研究宇宙中的复杂性事物时,不把它们分割成部分。这与西方过去几百年发展顺利的主流科学不同,西方主流科学把复杂事物尽可能分解成最基本 的单元,然后研究基本单元的特性,做实验,再根据基本单元的特性和实验结果来推整体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在纯静状态下作研究,也容易借助工具,容易重 复,所以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很快。但是这种分割的、还原论的方法的一个致命的缺点是丢掉了不起眼、但又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这样出问 题的。普利高津得诺贝尔奖后,复杂性科学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但现在复杂性科学研究还没有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主流还是用还原论的方法研究局部问 题,但是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仅仅研究局部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整体上来研究事物。

为了说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我曾打过一个比喻。在商店挑西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西瓜切开来挑;另一种是有经验的人,他们拍拍西瓜,通过听声音,看颜 色、瓜蒂,掂重量,综合判断西瓜甜不甜,水分多不多,也可以判断得很准。因为西瓜内在的好坏可反映在外在的很多方面,切开可以判断,不切开,如果能掌握西 瓜表面的现象和内在的联系,也可以作出精确的判断。人体也类似一个西瓜。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以前,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不切开”的情况下,来判断生了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西方人在“不切开”的情况下走得不远,办法不多(只有一些如放血疗法等原始的办法),更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而古代的中国人比 西方人在“挑西瓜”上聪明得多,在战国以前我们就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黄帝内经》来对“不切开的西瓜”进行判断,并有方法去治。但也正因为这种完整的理 论影响了它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以至近几百年来渐渐在阻碍我国医学的发展,当可以把西瓜切开,以便优势互补时也没去切。所以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中国医学的 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因为西方医学借助了大量的科技工具,物理测试、化学分析,如X光等,弥补了人类经验认识的不足。中医没有经过这个阶段,没有去借助工 具,仍然保持着它的古朴状态。

但是应该看到,中医的“不切开”,从整体上来判断这一方向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普利高津开创的复杂性科学所追求的东西,这种方法与中医方法不谋而合,它着 重研究两点:(1)研究复杂系统的组装方式、集成方式对整体的影响,不研究组成单元;(2)研究复杂系统变化过程中的敏感点、关键点。例如孔子批注《易 经》时讲了一句话,叫“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意思就是要做一件事,一定要审时度势,知道条件成熟机会到“至”了,就赶紧抓住机会去做,就能做到“至”; 如果条件没有成熟,就不要去做,做也做不成。这个“知至”就是寻找复杂系统变化过程中的敏感点、关键点。中医和复杂性科学一样,研究人体这个复杂体系的关 键点、敏感点、转折点。我认为一个好的中医不应该拘泥于成方,不是什么病一定用什么方,什么药用几钱几两,而是在望闻问切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开方。第一天 的药和第二天的药可能不一样,每天不同时刻也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辨证治疗。所以中医的特点就是找人体动力学的关键点、敏感点,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药,做 什么治疗。所以我说,中医是复杂性科学的范例。

我希望现在讲这些话还不太晚,因为中医在过去一百年一直处于被批评、否定、抛弃的地位,许多很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否定中医。在很长时间中医处于 被“西化”的过程中,中药要提炼它的有效成分,这样做肯定有用,是中西医学的交叉科学。但是不能只干这个,更不能用它代替中医。因为一旦提纯出一种成分, 离开了复杂性背景了,说不定这种成分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有害。我今年到青海去调查藏药,有一种药叫佐太,把大量汞等各种剧毒药加工变成一种特效药口服治 胃病,我吃下去,很好,没副作用。我想知道是怎么做的。剧毒的东西,加工、配伍得当,能够变成良药,这在西医看是不可想象的。一些药综合成分和单元成分的 作用相反,这正是中医辨证思维中很重要的一点,我希望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现在开始能被重视起来,否则老一辈中医过世了,年轻人很少有像他们有这 样的功力,他们对中医的了解少得多。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5-04 18:48 浏览 : 3869 回复 : 38
  • 投票 3
  • 收藏 2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我到底要不要读这个博士?
yangmengqi
yangmengqi
康复科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60
    积分
  • 228
    得票
  • 1289
    丁当
  • 2楼
这是我看到的一篇对中医最清醒的认识,不仅仅是因为文章内容对中医有利而不顾一切的去认同,而是我们这一代被科学教育长大的人从这篇文章里发现“哦,中医原来还是谈得上科学的”,不然我总是困惑为什么有疗效,理论也可以指导实践,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它就被判成不科学,有时候自己想想也觉得应该不是很科学吧,是文化吧!让我们在仔细的看看这篇文章,从拾科学!从树信心!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被推荐
2010-05-04 19:3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yangmengqi 编辑于 2010-05-04 19:40
  • • 一表汇总心电图危急值 | 技能必备
89898989
89898989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17
    得票
  • 59
    丁当
  • 3楼
如果中医要发展、与时俱进,那么肯定不是靠中医,也不是靠西医,而是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数理化)和先进的哲学思想(认识论)。
2010-05-04 19:3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上海市2021年2月CPC病例讨论(已揭秘)
薇薇芷何
薇薇芷何
中西医结合科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3
    得票
  • 369
    丁当
  • 4楼
我是年轻的中医,尝试着看西瓜结合切西瓜。每日亲历中药方治病的有效和无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功力太浅,工作中修炼功力的途径也很有限。
2010-05-04 19:4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张亚琴影像组学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