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2 | 主题:481418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人文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抛弃还是铭记:3.17“国医节”需要恢复么?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lifechen
lifechen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
    得票
  • 119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2年零31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节日也是很多。但是水泥森林的建立,人口的流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渐淡漠,对各种传统节日也是越来越没感觉;同时,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不少西方节日引入国内,甚有超过传统节日之势头。

自之前某个亚洲邻国厚颜无耻将端午节抢到他们名下之后,又有传言说,他们甚至想改动孔子的国籍,变成他们国家的先祖……

为了保护传统节日、传承中华精神,多家媒体组织了“中国节2008暨首届中国传统节日网络文化节”活动,已经成功举办的有“2008首届春节网络文化节”和“2008首届元宵文化节”,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肯定。

“国医节”,是1929年由医学界人士为纪念对由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主管俞云岫提出的“废止中医案”进行抗争胜利共同倡议而创立,虽然距今仅有79年历史,但是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却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理应予以弘扬和传承。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极具社会意义的纪念日,当前还只是停留在中医药界,尚未成为国家政府正面推行庆祝和老百姓普遍认同纪念的重要节日。

为此,“中国节2008”系列活动,特别破例将“国医节”列为2008年进行积极推动和庆祝的九个传统节日之一,并于2008年3月17日“国医节”来临之际,联合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TOM网等近30余家单位,共同推出“2008首届国医网络文化节”,以通过互联网对“国医节”和中医中药进行全面宣传推荐。

我们论坛内对于中医废存的争执也是不少了,大家对于“国医节”的看法怎样?觉得有恢复的必要么?应该怎样去推广和发展?

相关“中医药存废”问题的理性思维讨论

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中医

如果你是卫生部长,你觉得怎么发展中医药事业呢?

正确认识中医在肿瘤学中的地位

《中医存废之争》出版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8-03-16 22:37 浏览 : 13030 回复 : 251
  • 投票 2
  • 收藏 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admin 编辑于 2008-03-18 09:32
  • • 浙一咋了??爆炸了???
楼主 lifechen
lifechen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
    得票
  • 119
    丁当
  • 2楼
转载

“2008首届国医网络文化节”发布“国医十大主题倡议”,倡议国家政府能将“国医节”正式确定为每年都予以隆重庆祝的重要纪念节日,同时呼吁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华人每年都来纪念和庆祝“国医节”,都能共同积极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医中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

国医十大主题倡议内容具体如下:

1、倡议国家政府将“国医节”正式确定为每年都予以隆重庆祝的重要纪念节日,并组织各级媒体向全社会进行正面推广和宣传,同时在这一天举办全国中医药表彰大会,对在中医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进行表彰。

2、倡议国家教育系统能在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教材中,安排专门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健康知识,或者专门编著《中国中医药》作为教材之一,让中国人从小就能接受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文化。

3、倡议国家医疗系统为中医药进行独立于西医之外的系统形象包装,设计专门的中医院标志、中医药工作人员**等,从而让整个社会给以中医药应有的重视。

4、倡议国家政府制定并**《中医药法》,对中医药进行法制约束和保护。

5、倡议国家中医药系统,能将确认有效的中医药药方,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媒体、图书、社区宣传册等)向全社会进行普及传播和推广,尤其是中药保健药方,以创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6、倡议各大著名企业尤其是中医药著名企业或企业家,能参考诺贝尔奖设立巨额中医药奖项,专门奖励在中医药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从物质方面同时促进中医药研究和大发展。

7、倡议中医药企业,能多在社会上组织一些以中医药的社区公益宣传、免费咨询服务、免费试用等活动,让老百姓能真正接触并真实体验到中医药的疗效和便利。

8、倡议影视和音乐创作人员,特别倡议以中国风为主题的音乐创作人,尤其特别倡议周杰伦和方文山能合作创作一曲以宣传中医药为主题的歌曲,通过音乐传播和推广中医药。

9、倡议广大媒体都能对中医药进行积极宣传和推荐,并策划组织一系列以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特别倡议CCTV能推出一个类如《感动中国》一样的年度评奖活动,专门表彰在中医药方面作出贡献的人。

10、倡议中医药从业人员,一定要本着为中医药负责、为国家负责、为中华民族负责的信念,以最端正的态度从事中医药研究和工作,不做假中药,不以次充好,不不懂装懂,不见利忘义,虚心学习,勤学苦读,树高尚医德,将中医药真正学精学透,让中医中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同时,倡议全社会都能积极、正面、辩证的认识中医药,共同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
2008-03-16 22:4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lifechen 编辑于 2008-03-16 23:13
  • • 临床要不要去做超声?超声科待遇怎么样?
楼主 lifechen
lifechen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
    得票
  • 119
    丁当
  • 3楼
转载

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医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东渐,西医学也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冲突在所难免。在日益激化的中西医论争中,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已落后于时代,是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尤其是废止中医思潮成为政府千方百计排斥、摧残中医的思想基础。从道光皇帝、北洋军阀到国民党蒋介石,制造各种障碍阻止中医的发展,甚至企图用行政手段消灭中医。为了挽救中华民族这份宝贵的医药文化遗产,中医界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抗争,仅直接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请愿抗争就有十多次,地区性的抗争更是难以计数,古老的中医经历了历史上最艰难的岁月。

中国国医节【来历】

在1929年,那时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取消旧医药(那时中医中药被称为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如果取消旧医药被确定的话,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

当时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动,大量的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上南京请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民心民声,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上海是“国医节”的发源地,到今年“中国国医节”已有77个年头了。
2008-03-16 23:2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lifechen 编辑于 2008-03-17 17:19
  • • 首套【肺石医生】表情上架啦,一起斗图吧!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